《老年性痴呆.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性痴呆

 病因病机   血管性痴呆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智力进行性下降,记忆、判断、计算等认知功能障碍,并可伴有情感障碍,行为及人格异常。血管性痴呆以老年人居多,或易发于中风病之后。本病属中医学“健忘”、“呆病”、“文痴”、“癫病”等疾病范畴。   关于本病病机,历代文献中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肾虚说,《灵枢·海论篇》说:“脑为髓之海”;又言“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痴呆病位在脑,而脑为髓之海,肾主骨生髓,因此肾精不足是血管性痴呆发生的内在体质因素。二是痰阻说,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曰:“风阳上扰,痰火阻窍,神识不清”。三是瘀血说,孙思邈提出“下焦虚寒损,腹中瘀血,令人善忘”。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也提到“凡有瘀血也,令人善忘”。四是肝郁说,明代张景岳所著《景岳全书》曰:“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惊恐而渐至痴呆。”   杨牧祥教授认为肾主骨生髓,髓通于脑,肾精充足,则生髓机能旺盛,髓旺则脑髓充实,神机聪灵。年迈之人,阴气自半,或因久病耗伤,则肾气益损,肾精衰枯,髓海空虚,且脏腑功能衰退,气化失常,瘀血停滞,痰浊内生,痰瘀互结,上蒙清窍,脑窍失养,神明失用,而见呆傻,神志淡漠,健忘等症。并指出本病好发于中风之后,因其与中风病皆有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的共同病理基础,肝肾亏虚,阴虚不能制阳,肝阳化风则发为中风,中风后痰瘀互结,瘀阻脑络,神机失用则为痴呆。故本病病位虽在脑,但病因病机与肝肾心脾等脏功能失常密切相关,肝肾亏虚为病本,痰瘀互结为病标,是本虚标实之证。   遣方用药   对本病的治疗,清代陈士铎在《石室秘录》曾有“治呆无奇法,治痰即治呆”的记载,指出了治痰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杨牧祥进一步强调,肾亏血瘀阻络不容忽视,必须标本兼顾,若只治标不顾本难奏其效,故立法以补益肝肾、化痰祛瘀为主,研制成醒脑启智方。该方由枸杞子15克,石菖蒲10克,川芎15克,橘络10克等药组成,方中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填精益智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枸杞子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衰老作用;石菖蒲可化痰开窍,醒神健脑,聪耳益智,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菖蒲挥发油有抑制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可降低小鼠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对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活血行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川芎嗪可通过上调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Bcl-2蛋白表达,下调Fas-L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橘络功擅活血通络,行气化痰。诸药相伍,标本兼治,共奏补益肝肾、祛瘀通络、化痰开窍之功效。   临床补益与祛瘀之轻重,当据病情以权变。若证见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舌质紫暗,瘀血阻络较甚者,酌加生水蛭3克(研末入胶囊吞服),地龙10克,鸡血藤30克,以活血祛瘀,舒筋通络;若表情呆滞,神识昏蒙者,清窍闭阻较甚者,酌加郁金10克,以化痰活血,开窍醒神;若倦怠懒言,乏力自汗,气虚明显者酌加炙黄芪30克,太子参15克,白术15克,以健脾益气,固表止汗;若血压不稳,头晕目眩,时时振颤,肝风上扰者酌加天麻10克,钩藤15克,刺蒺藜15克,以平肝潜阳,镇肝熄风;若腰膝酸软,耳鸣如蝉,肾虚较甚者,酌加熟地黄15克,桑椹15克,黄精15克,以加大补肾填精之力。临证化裁,每获良效。   病案举隅   陆某,男,76岁,已婚,石家庄市人,退休干部,2010年5月19日初诊。患者记忆力减退3年,伴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利,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暗红少苔,脉弦细。既往有患高血压病史12年,患腔隙性脑梗死3年。查体:左侧上肢体肌力级,下肢肌力级,上下肢肌张力下降,巴氏征、克氏征均阴性。脑CT示: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脑萎缩。血压:130/90mmHg。   中医诊断:1.中风。2.呆证。西医诊断:1.脑梗塞(后遗症期)。2.血管性痴呆。   治法:补肾填精,祛瘀通络,化痰开窍。   方药:自拟醒脑启智方加减。山萸肉15克,熟地黄15克,怀山药15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石菖蒲10克,郁金10克,川芎15克,橘络10克,地龙10克,鸡血藤30克,桑寄生30克,怀牛膝15克,杜仲15克,枸杞子15克。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饭后两小时温服。嘱清淡饮食,调节情志,加强肢体恢复锻炼。   6月2日二诊:患者腰酸递减,仍记忆力减退,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利,神疲乏力,舌质淡红而暗,苔薄白,脉弦细。上方酌加当归15克,炙黄芪15克,继服14剂。   6月16日三诊:患者肢体麻木减轻,腰膝酸软明显好转,仍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舌质淡红而暗,苔薄白,脉弦细。处方:山萸肉15克,熟地黄15克,怀山药15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枸杞子15克

文档评论(0)

1983xuesh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