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郑和远航》导学案[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郑和远航》导学案[精]

11、《郑和远航》 导学案 一、目标点击: 1、会写“码、遣”等几个生字;会认“诡、魁”等7个生字。理解“魁梧、派遣”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郑和下西洋这一史实。(重点) 3、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于亚非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难点) 二、文本解析 1、解题: “郑和”,人名,中国明初航海家。“远航”,是远程航行的意思,这里指郑和七次受命出使西洋。文章的标题点明了主要人物和事件。 2、简介郑和: 郑和(1371-1435),明代官宦、著名航海家。他本姓马,回族,云南昆阳人,“郑”是赐姓。因郑和小字三宝(一作三宝),所以世称三宝太监。他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是航海史上的壮举,比哥伦比亚和达。伽马的航行早半个世纪。 3、课文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具体生动介绍了郑和第一次西洋远航的情况,同时简要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要意义,有力的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出色的航海技术和可贵的探索精神。 4、课文结构: 全文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大段。 第一段(1-5):详细介绍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情景。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1-3)交代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地点、人员及船只数量、大小、配备和出发时的壮观场面。 第二层(4)写郑和船队所到之处各国君臣百姓的反应及所进行的友好交往,送行人群欢呼、祝福。 第三层(5)叙写郑和远航中所遇到的“凶险”和他们战胜“凶险”的情形。 第二段(6-7):交代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三、重点筛选: 1、形近字:码——蚂 遣——遗 器——嚣 拳——劵 赠——增 撕——嘶 范——犯 2、近义词:率领——带领 配备——装备 魁梧——伟岸 威胁——威吓 人山人海——万人空巷 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3、反义词:先进——落后 魁梧——瘦弱 炫耀——谦逊 凶险——平安 4、重点字词解释: 迎风招展:随着风舞动。配备:本课指成套的设备,装备等。魁梧:身体强壮高大。威胁:用威力逼迫同贺使人屈服。镇定自若: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不变常态。袭击:比喻突然打击。俘虏:打仗时抓住的敌人。化险为夷:化解危险为平安。扶老携幼:携,携带。搀着老人,扶着孩子。惊叹不已:已,停止。不住地惊讶赞叹。严阵以待:待,等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 5、重点词句理解: A、“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句中的“当时”不可或缺,道理何在?所谓“最先进”具有时间限制,因为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今日先进,明日就算不上了,“当时”限制规定了时间,表意十分准确。 B、“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前进,一次次化险为夷。”这一句用了两个成语,以“镇定自若”表现郑和的遇险不惊,临危不惧,以“化险为夷”表现郑和指挥有方,转危为安,不经航海技术高明,而且有着不同寻常的胆识和气魄,体现了人物精神。 C、“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起航’。”这一句充分展现了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的风采,显眼的动作、响亮的命令把郑和作为全队指挥的形象表现得更加威武雄健,充满了自豪、信心和力量。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航海事业的顶峰。” 这一句是对郑和远航的评价之一:规模组成一个庞大的船队,人员众多,物品丰富;时间,七次远航前后二十八年;范围,涉及亚非三十多个国家。这么大的规模、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广的范围,在当时是没有先例的,所以“顶峰”之誉不为过。 四、拓展延伸 1、收集有关郑和的其它资料。 2、根据“扬帆远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为标题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3、如果你有机会来到郑和塑像前瞻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4、找一找辛巴达的航海故事读一读。 5、了解古代中国和国外友好交往的故事之一——丝绸之路。 五、课堂流程: 第一课时 名言诵读:国家欲富强,不能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郑和 一、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在1492年,一位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而我国早在明朝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去过那儿了,而且比哥伦布早80多年,这位航海家就是——郑和。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学习有关郑和的一篇文章。(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多元选择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辨析字形、解字义,组词描红。 2、初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精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郑和远航的意义。 三、合作探究,帮扶训练 1、小对子之间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对子把课文读正确。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