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考察
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考察张素玲(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201204)摘 要: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肇端、形成和发展成熟三个阶段。从戊戌时期强国保种的时代需求中萌生的倡兴女学的思想,到辛亥革命时期对培养女子国民教育理想的追求,再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女性独立人格的思考和如何真正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的探索。纵观其发展脉络,可以发现,女子教育思想的演变总是与时代的主题紧密相联,是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关键词:近代;女子教育;思想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0964(2008)02-0064-05 中国进入近代以后,伴随着救亡图存的时代召唤与迅猛而来的西方文化的冲击,兴起了女子教育。近代女子教育从萌芽、产生、发展到最终纳入学制系统是与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宣传倡导密不可分的。在此过程中他们对女子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追求,提出了种种精辟独到的见解。尽管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使某些观点失之片面,但总体看来,这些思想的形成不仅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使女子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正式纳入了学校教育的轨道,同时也为妇女自身的解放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肇端、形成与发展成熟三个阶段。本文试图通过对其进行历史考察,以期探讨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而对现代女子教育的发展提供启迪和借鉴。一、近代女子教育思想的肇端探讨近代女子教育的演变,其视野应从太平天国的女子教育开始。太平天国吸取了西方基督教的某些教义和中国传统的平等平均思想,主张男女在政治、经济、教育上的平等,“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1]92。在此基础上给予了女子教育以前所未有的关注。太平天国规定女子也可参加考试并享有和男子一样的教育权,在当时的南京就可以看到妇女随便游行或乘马于通衢大道,彻底改变了从前卑弱的姿态。然而太平天国女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还不具备近代教育的性质,没有也不可能成为近代女子教育的真正发端。中国最早出现的女子学校是外国人在中国兴办的女子教会学校。1844年英国“东方女子教育协进会”的阿尔德赛女士在宁波设立了近代第一所女子学校,中国境内女子教会教育自此开始。至1860年,在上海等通商口岸共创办了12所女校。但在浓厚的封建观念笼罩下,早期教会女子教育的实践并未进入中国人尤其是思想家的视野。直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外强中弱的刺激和御辱强国的呐喊,发达的西方女子教育才为早期改良派所重视并开始关注近代中国女子教育问题。改良主义者郑观应赞扬“泰西女学与男丁并重,人生八岁,无论男女,皆须入塾”[2]865的做法,并进而提出了效法西方广设女学的具体要求,“通饬各省,广立女塾,使女子皆入塾读书”[2]866,展示了与传统女学相异的中国女学发展前景。宋恕也盛赞西方不分性别的普及教育制度,并以此作为兴女学的佐证和参照。他主张:“下教育令,民男女六岁至十三岁,皆须入学,不者罚其父母。”[2]867早期改良主义者的这些主张,尽管囿于思想与认识水平以及当时中国社会的具体历史条件所限,还留于肤表并缺乏理论根基,然而它毕竟是中国近代倡导女子教育的最早呼声,为日后女子教育思想的形成埋下了重要的伏笔。戊戌时期,中华民族又一次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要承担起保国保种的时代使命,需要整体民族的觉醒,如时人所体认的:“夫天下之治,本非一人收稿日期:2007-12-28作者简介:张素玲(1970-),女,河南舞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领导教育研究。·64·之力,人人共此心,男女共此志。”[3]95这一时期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维新派敏锐地注意到“教会所至,女塾接规”所包含的深刻社会含义并引发了将兴办女子教育作为维新变法的重要内容。他们不仅从天赋人权的文化观出发,批判中国传统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主张男女平权,“男女皆人类,同属天生”[4]177,因此女子应同男子一样享有平等的教育权。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女子教育纳入了救亡图存的轨道,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看来,兴女学一方面是为了唤起妇女的觉醒,另一方面是为了达到“强种”而保国。从而把倡兴女学与社会的政治改革融为一体,这无疑增加了女子教育的现实紧迫性。基于此维新派对女子教育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首先,从价值的层面上,他们对影响深远的女性价值观“女子无才便是德”进行了剖析批判,明确认定兴女学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在这方面梁启超的言论最具代表性。他说:“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国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女学衰,母权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而其是也。”[5]43认定女学之兴衰与国之强弱息息相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女子在家庭中扮演着特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运动生理学作业2).doc
- 《自动混音scm810.doc
- 《运动能减肥.doc
- 《运动能力相关基因研究进展.docx
- 《运动能力相关基因研究进展2).docx
- 《自动词.doc
- 《运动能减肥2).doc
- 《运动营养与健康作业.doc
- 《自动词改成他动词.doc
- 《自动违停抓拍技术指标.docx
- 温迪娃姐精品题2000 Core English Words 2_Word List_ENG.pdf
- Reach Higher教材精品课件1. RH_GKB_U1_L1_City_Cat_Country_Cat_Jasmine.pptx
- 温迪娃姐精品题2000 Core English Words_2_Review.pdf
- 温迪娃姐精品课2000 Core English Words 1_Word List_ENG.doc
- 温迪娃姐精品课2000 Core English Words 1_Word Test_ENG.doc
- 温迪娃姐精品题2000 Core English Words 2_Word List_ENG.doc
- 温迪娃姐精品题2000 Core English Words_2_Answer Key.pdf
- 创业管理导论(下).ppt
- 分销业务规范.doc
- 分钟自我介绍.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