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考点巩固:专题十四考点3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Word版含解析.docVIP

浙江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考点巩固:专题十四考点3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考点巩固:专题十四考点3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Word版含解析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本考点均为加试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不选、 多选、 错选均不得分) 1.“他们一般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而偏爱表现主观的理想。他们反对古典主义枯燥而冰冷的‘理性’,而着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他们的作品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文中的“他们”是指(  ) A.浪漫主义文学家 B.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 C.现代主义文学家 D.荒诞派戏剧家 解析:A 材料强调注重感情色彩,抒发个人感受和体验。这符合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故选A。 2.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回到中世纪”。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浪漫主义作家对宗教信仰的坚守 B.表现了对中世纪时古典主义文学的向往 C.体现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 D.意味着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出现精神危机 解析:C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频繁的革命与战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感到革命或改革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对此感到失望,浪漫主义文学领域“回到中世纪”口号的提出集中反映了这种社会情绪。 3.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 B.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 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解析:C 材料表明工业主义导致丑恶的产生,工业革命后,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C项符合题意。 4.卢卡契在评论19世纪某一作家时认为:“(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尽管他有那些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他依然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所产生的矛盾,并忠实地描述它们。”据此判断,这一评论所指的作家是(  ) A.拜伦 B.巴尔扎克 C.薄伽丘 D.莎士比亚 解析:B 本题考查19世纪的世界艺术。从“未受污染的眼睛”“矛盾”“忠实地描述”可以看出这一文学流派真实地记录了社会现实,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B项正确。拜伦是浪漫主义文学家,薄伽丘、莎士比亚是人文主义文学家,而且也不是19世纪的,A、C、D三项错误。 5.“拿破仑用剑没有办到的,他要用笔来完成”“他立志使他的每一部作品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展示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他也做到了”。“他”是(  ) A.巴尔扎克 B.拜伦 C.托尔斯泰 D.雨果 解析:A 据材料“他立志使他的每一部作品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展示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大师,他将自己的作品合成了《人间喜剧》,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故A项正确;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的主要代表,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 6.经历急剧的变革后,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借历史题材和异国情调来抒发主观情感”,而是希望通过对社会现实生活“真实、客观和准确的描绘来展现自己的社会理想”。下列作品体现这一思潮的是(  ) ①《唐璜》 ②《红与黑》 ③《高老头》 ④《巴黎圣母院》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B 题干材料“真实客观和准确的描绘来展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反映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特点。《唐璜》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排除①;《红与黑》和《高老头》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②③符合题意;《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排除④,故选B项。 7.艾黎·福尔在《世界艺术史》中说:“他们关注光的交换、色的逃遁所构成的无穷无尽、颤动不已的漩涡……陶醉于光线的千变万化。”下列作品中体现他们这种“关注”的有(  )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A 依据“光的交换、色的逃遁”“光线的千变万化”等可判断“他们”为印象派画家。①是后期印象派画家凡·高的作品,④是印象派大师莫奈的作品,①④正确;②为德拉克洛瓦的浪漫主义绘画,③为列宾的现实主义绘画,排除②③,答案为 A项。 8.19世纪70年代,西方绘画领域出现了印象画派。下列主张不属于该画派的是(  ) A.“光线是绘画的主宰” B.“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 C.“不要失掉你所感觉到的第一印象” D.“从风景变化的光线中,捕捉色彩的魅力” 解析:B “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是现代主义美术的主张。 9.贝多芬历经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