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論直斋书录解题在版本学上的价值
论《直斋书录解题》在版本学上的价值
张固也等
南宋陈振录的《直斋书录解题》是现存最早的私家目录之一。由于宋代雕版印书事业的兴盛和版本学的初步发展,陈振录也十分重视图书版本问题,因而《直斋书录解题》在版本目录学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本文拟从版刻史料和版本研究两个方面对《直斋书录解题》在版本学上的价值作些探讨,并顺便就近年人们所关注的“版本著录之始”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敬请方家不吝赐教。
一
我国的雕版印书事业,经过唐、五代、北宋数百年的发展,已经日渐兴盛,但迟迟没有引起士大夫文人的普遍关注,所以当时对刻书活动的记载并不常见。反映在书目上,《崇文总目》等所载版刻史料都极为罕见。南宋初期,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在介绍图书时已经注意版本,但记载刻书时间、刻书者和刻书地点的史料也只有寥寥数条。
《直斋书录解题》的版刻史料空前骤增,多达数百条。它所记载的刻书活动,从“五代开运丙午”刻《九经字样》,一直到南宋的大量刻书,时间跨度很长。它所涉及的刻书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四部,尤以唐宋集部为最多。它所记载的的刻书者,官方刻书的有国子监、御府、修内司、福建提举司、浙漕、江东漕司、江西漕司、湖北漕司、五羊漕司、浙右庾司、吴兴郡学、京口学宫、豫章郡学、建昌军学等;书坊的京师书肆、建安书坊、临安书肆陈思、麻沙书坊、蜀书坊、临漳(漳州)射垛书坊、长沙书坊等;私家刻书的有周益公(必大)书塾、欧阳修家、陆游父子等。另外,有寺院刻书。如潮州灵山寺刻《韩集》。这些记载已经足以反映出五代至南宋时期雕版印书史的总体风貌,即雕版印书从初步发展走向相当兴盛,刻书各类从单调到丰富,以及刻书三个系统即官刻、坊刻、私刻都已发展到相当水平。
《直斋书录解题》记载宋代特别是南宋地方官的刻书活动最为丰富,约有一百多条,充分反映了当时士大夫刻书之盛和刻书地域之广这两大特点。
宋代地方官待遇优厚,又可动用公款,而印行图书既可收揽声誉,有时还能获得额外的收入,所以各地官员刻书成为一时风气。陆游就曾说过:“近世士大夫所至喜刻书板。”《直斋书录解题》所载士大夫之刻书可分为数类:有以家藏善本付梓者,如尤袤知太平州,以家藏《苏氏演义》刻板;有刻其地之乡贤及旧时名宦遗著(尤其诗文集)者,如南剑州太守刘允济刊郡人罗从彦《尊尧录》,吴郡(苏州)守李伯珍刻《白氏长庆集》;有刻当地方志者,如舒州太守张彦声刻《同安志》;有刻父祖师友遗著者,如严州太守陆子遹刻其曾祖陆佃《尔雅新义》、父陆游《剑南续稿》;有自刻其著作者,如陆游知严州,刻《剑南诗稿》。其刻书目的都在传播书籍,与人为善,初非为营业谋利,值得肯定。《直斋书录解题》记载士大夫刻书者,除上述诸人外,还有朱熹、宇文时中、曾逮、楼钥、熊克、耿秉、韩无咎、汪纲、留元刚、晏知止、郑定、周必大、晁子建、郑寅、洪迈、刘敏士、朱在、潘墀、俞意、魏了翁、钱厚、张材、陈辉、刘珙、吕昭问、李寿朋、万钟、赵不斯、孙德舆、张维、真景元、赵师侠、李道传、李性传、李大谦、司马?、董令升、吕惠卿、杨倓、莫伯虚、徐璹、楼炤、邓开、王琪、裴煜、方崧卿、葛峤、何友谅、朱衮、郭森卿、周纶、赵汝砺、陈东、刘孝韪、陈杞、赵纲、胡衍、曾噩、魏峻、范雍、黄汝嘉、方翱、赵壁、陆时雍、李兼、赵汝谈、倪祖常等七十余人,是一份极为珍贵的版刻史料。
《直斋书录解题》所涉及的刻书地点除五代、北宋时的汴京、太原府和金国(称虏中或北方)以外,主要是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南方各路。现根据南宋行政区划,将书中涉及的刻书地点列表于下(括号内为书中所用异称):
路名 府州军数 刻书地名 刻书处数 两浙东路 7 绍兴府(越州、会稽),庆元府(明州、四明),瑞安府(温州、永嘉),台州(天台),婺州,衢州(三衢),处州(括苍) 7 两浙西路 8 临安府(杭州),嘉兴府(秀州),湖州(吴兴),建德府(严州、新定),平江府(苏州、吴郡、姑苏),镇江府(京口),常州,江阴军 8 江南东路 9 建康府(金陵),宁国府(宣州),徽州(新安),太平州(当涂),广德军,信州,南康军 7 江南西路 11 隆兴府(豫章),江州(九江),赣州(章贡),吉州(庐陵),抚州(临川),袁州(萍乡县),南安军,临江军,建昌军 9 淮南东路 13 扬州,高邮军,泰州(吴陵) 3 淮南西路 10 安庆军(舒州,同安),庐州,黄州,光州,无为军 5 荆湖北路(附襄阳府) 16 江陵府,鄂州(崇阳县),复州,归州(巴东),襄阳府 5 荆湖南路 9 潭州(长沙),衡州,道州,宝庆府,武冈军 5 成都府路 13 成都府,眉州,雅州(汉嘉) 3 潼川府路 14 遂宁府 1 夔州府路 14 忠州 1 利州路 17 / 0 福建路 8 福州(三山),建宁府(建安),泉州(温陵),南剑州,漳州(临漳),兴化军(莆田) 6 广南东路 14 广州(五羊),韶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