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和种子类中药剖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剖析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果实和种子是植物体两种不同的器官 但二者关系密切。古代常统称为“子” 由于: ① 果实和种子经常一起入药,如五味子、枸杞子、马兜铃、栀子 ② 虽然是种子入药,但以果实的形式贮存、运输、销售,临床使用时才去果皮,如巴豆、砂仁 ③ 药材库存时经常放在一起 所以,把二者放在一起作为一章介绍 从植物学角度,二者外形和组织构造是有显著区别的。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常见科的果实类型: 豆 科—荚果(大豆、花生); 十字花科— 角果; 菊 科—瘦果(向日葵、牛蒡子); 唇形科—小坚果(紫苏子、茺蔚子); 禾本科—颖果(小麦、玉米); 伞形科—双悬果(小茴香、蛇床子); 蔷薇科—核果(梅子、杏、桃),梨果(木瓜、山楂); 芸香科—柑果(橘子、枳壳); 葫芦科—瓠果(瓜蒌、罗汉果)。 果实类中药 一、来源: 果实类中药是以植物的 成熟果实、近成熟果实和未成熟果实入药, 包括完整的果实、果实的一部分及果序。 果实类中药 1. 完整果实: ① 成熟果实—— 五味子、枸杞子、山楂、栀子、大枣、马兜铃。 ② 近成熟果实—— 乌梅、枳壳。 ③ 未成熟果实(即幼果)—— 枳实、青皮。 果实类中药 2. 果实的一部分: ① 果皮——陈皮、大腹皮冬瓜皮、西瓜翠衣; ② 果肉——山茱萸、乌梅; ③ 果核——樱桃核; ④ 宿萼——柿蒂; ⑤ 果柄——甜瓜蒂(苦丁香); ⑥ 中果皮——橘络、丝瓜络; ⑦ 花托——莲房; ⑧ 胞果——地肤子(有宿存花被); ⑨ 总苞果——苍耳子; ⑩ 发芽颖果-——麦芽、谷芽。 果实类中药 3. 果穗: 桑葚、荜茇。 注意聚花果(桑葚、荜拨)与聚合果(覆盆子、草莓)的区别。 果实类中药 二、性状鉴别 1. 形状: 圆球形(山楂、五味子)、扁球形(白豆蔻)、 圆柱形(荜茇)、长圆形(瓜蒌)、 圆锥形(连翘)、纺锤形(枸杞子)、 半圆形(枳壳)、卵圆形(栀子、马兜铃)、 串珠状(槐角)。 2. 大小: 大的瓜蒌,直径有10cm以上。 小的谷芽、紫苏子、茺蔚子,直径1mm左右。 果实类中药 3. 表面: 顶端有花柱基, 基部有果柄或果柄痕, 有时可见宿萼(蔓荆子)、花被(地肤子)及总苞(苍耳子)。 有的表面光滑(光皮木瓜)或有光泽(枸杞子), 有的表面皱缩(皱皮木瓜、五味子)、 有的有毛茸(吴茱萸)、油点(陈皮)、隆起的棱线(小茴香)及纵棱角(使君子)。 果实类中药 4. 颜色: 红色(山楂、五味子)、黄色(瓜蒌)、 白色(白豆蔻)、黑色(乌梅、鸦胆子)、 红黄色(栀子)。 5. 质地: 硬的(鸦胆子)、软的(枸杞子)、脆的(马兜铃)。 6. 气味: 甜的(大枣、枸杞子、桑葚)、酸的(山楂、乌梅)、 苦的(鸦胆子)、辛辣的(荜茇), 五味子五味具全。 小茴香、陈皮、砂仁、吴茱萸等有香气。 果实类中药 三、显微鉴别 果实的构造包括果皮与种子两部分, 种子的鉴别在后边介绍。 果皮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三部分 果皮的形成是: 叶→心皮→果皮 这样一个演化过程, 所以,果皮可以看作是叶的变态。 果实类中药 1.外果皮: 为果皮最外层组织, 相当于叶的外表皮(下表皮), 常为一列薄壁细胞,外被角质层,有时可见腺毛、非腺毛、腺鳞等毛茸(乌梅、蔓荆子)。 还可能有气孔、色素(花椒)、石细胞(木瓜)、油细胞(五味子)。 果实类中药 2. 中果皮: 为多列薄壁细胞组成, 相当于叶肉部分,有维管束分布, 有时可见石细胞(木瓜)、油细胞(毕澄茄)、油室(陈皮)、油管(小茴香)。 薄壁细胞中含细小淀粉粒。 果实类中药 3. 内果皮: 为果皮最内层, 相当于叶的内表皮(上表皮), 为一列薄壁细胞。 有时变异较大, 如乌梅的果核是多列石细胞, 胡椒是有部分石细胞, 柑橘类为囊状毛, 小茴香有镶嵌细胞。 种子类中药 一.来源 种子类中药多采用植物的成熟种子或种子的一部分。 1.完整的种子: 绝大部分是完整的种子,如王不留行、葶苈子、白芥子。 2.种子的一部分: ① 种皮(绿豆衣)。 ② 假种皮(桂圆即龙眼肉、肉豆蔻衣)。 ③ 种仁(桃仁、杏仁)。 ④ 胚(莲心)。 ⑤ 发芽的种子(大豆黄卷)。 ⑥ 加工品(淡豆豉)。 二. 性状鉴别 1. 形状: 多为圆球形、类圆形、扁圆形、纺锤形、线形、心形。 2. 大小: 槟榔达3-4cm,车前子、葶苈子不到1mm。 3. 表面: 种脐、种脊、合点、种阜是种子的特有特征。 还要注意表面的花纹、毛茸(马钱子)。 4. 颜色: 相思豆红色,白扁豆白色,杏仁、桃仁红棕色,蓖麻子有各种花纹,车前子黑棕色。 5. 胚乳、子叶、胚: 杏仁子叶发达,胚乳不发达,是无胚乳种子。 蓖麻子、巴豆子叶不发达,胚乳发达,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