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协作组2016届高三测试卷历史必修二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

福建省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协作组2016届高三测试卷历史必修二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省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协作组2016届高三测试卷历史必修二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协作组2016届高三测试卷 历史必修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 A.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以下可以印证《全球通史》中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B.“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C.“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D.“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 “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 B.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 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 D.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右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 A.经营更趋市场化  B.减少犁耕依赖 C.生产日趋专业化  D.注重精耕细作 1517年,葡萄牙使团第一次来访中国,《武宗实录》载:“佛郎机国(葡萄牙)差使加必丹末等贡方物,请封,并给勘合。广东镇抚等官以海南诸番无谓佛郎机者,况使者无本国文书,未可信,乃留其使者以请。下礼部议处。得旨:令谕还国,其方物给与之。”对材料解读最恰当的是(  ) A.明朝政府严格遵循国家间交往礼节 B.表明当时明朝政府并未严格执行海禁政策 C.表明明朝政府对西方国家自由贸易行为的不了解 D.是当时中国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重要体现 下图所示为清朝道光年间的一份官方文件(部分),由此可见当时(  ) A.思想封闭,观念落后 B.列强入侵,走私猖獗 C.五口通商,主权受损 D.取消“海禁”,鼓励贸易 决定下表中企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B.自然经济的抵抗 C.封建官商合办的经营方式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913年,中国进口的各种机器总值仅800万关两,占该年进口总值的1.4%;但到1936年,已增至3800万关两,占该年进口总值的6. 4%。其中来自英、日、美、德的纺织机械和电力设备名列前茅。材料表明( ) A.中国近代化的水平大大提高 B.中国经济的发展环境已发生根本变化 C.中国进一步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 D.中国已广泛运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政府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计划和议案,如“基本工业建设计划”(1928年)、“实业建设程序案”(1931年)、“实业四年建设计划”(1933年)、“中国经济建设方案”(1937年)等。这些计划和议案的制定( ) A.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B.有效借鉴了美国罗斯福新政 C.主要缘于与中共对峙的需要?????D.使中国的经济结构趋向完善 民国初年中国人的着装,据1912年3月的《申报》记载,当时出现了“中国人外国装,外国人中国装”,“男子装饰像女,女子装饰像男”,“妓女效女学生,女学生似妓女”,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现象。材料主要反映了( ) A.民国时期人们服饰观念开放 B.民国时期告别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C.辛亥革命瓦解了中国的衣冠体制 D.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土地改革以后,少数农户上升为富裕中农,个别的已成为新富农,土地集中和雇工现象开始出现,党内不少同志产生忧虑,担心农民自发走向资本主义。同时在城市,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时伏时辉,对国家经济生活有很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党和政府 ( ) A.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出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货币、商品不能废除,价值范畴、价值规律应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效率,应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即真正的市场规律来自发调节生产。”该观点体现出当时中国(  ) A.计划经济体制尚未正式建立 B.急躁冒进思想已经初露端倪 C.市场经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