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人扑翼飞行器研制的可行性报告.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載人扑翼飞行器研制的可行性报告

载人扑翼飞行器研制的可行性报告 扑翼飞行器是人类最古老的梦想之一,就是能够肩插双翅像鸟一样在天空自由飞翔。与传统的固定翼和旋翼飞行器相比,扑翼飞行器的主要特点是,将升力、悬停、推进、控制功能全面集成于扑翼系统中,可以用很少的能量进行远距离飞行,同时具有高效率、高机动性、低噪音、无须专用起飞着陆场地等。 载人的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手动的,就是动力来源于手臂扑扇;一类是引擎作为动力来源的。   在1894年左右,一个叫做奥多Otto Lilienthal的家伙在德国变得非常出名,主要是他几次公开的滑翔飞行,而且都成功了。同时这位老兄也对扑翼飞机进行了数次的实验。最后他还建造了这样的一架飞行器,可惜这位老兄走的太早,这项工程就没有完成。 最近的(意思就是中间的我就不搞文字工作了)在2010.8.2号,多伦多航空学院的一个哥们叫做todd reichert,试飞了一架人力的扑翼飞机,这飞机有个好名字叫做雪鸟。这架翼展达32M重约92.59磅的大家伙使用碳纤维、玻萨轻木、泡沫制作而成的;这个飞机可以飞15.91英里每小时。 ,空气动力学原理   如果你想深入的了解扑翼飞机,编者的建议是去英文网页搜索,那里有很多注释。 其中之一: 17、 T.J. Mueller and J.D. DeLaurier, An Overview of Micro Air Vehicle Aerodynamics, Fixed and Flapping Wing Aerodynamics for Micro Air Vehicle Applications, Paul Zarchan, Editor-in-Chief, Volume 195, AIAA, 2001 3 “破茧”柔性翼两栖飞行器 2008年10月13日 11:59 新浪航空   设计引言   “破茧”柔性翼两栖飞行器是一款仿生折叠翼的小型扑翼机,适用于低空的中低速飞行,可用于的休闲观光,环境监测,航拍、航模等不同的领域。   扑翼飞行器是人类最古老的梦想之一,就是能够肩插双翅像鸟一样在天空自由飞翔。与传统的固定翼和旋翼飞行器相比,扑翼飞行器的主要特点是,将升力、悬停、推进、控制功能全面集成于扑翼系统中,可以用很少的能量进行远距离飞行,同时具有高效率、高机动性、低噪音、无须专用起飞着陆场地等。   同时,科学家对众多的扑翼飞行的生物研究中发现,蝙蝠在飞行过程中翼的扇动与翼的柔韧性及弹性配合得天衣无缝,堪称是世界上最离奇、最完美的运动。蝙蝠在飞行过程中身体旋转180度所需距离只有其翼展长度的一半。同时,与其它动物相比,蝙蝠翼展面积之大还有效保证了它在飞行过程中只需消耗极少的能量就能够产生理想的上升力。尽管其它鸟类和昆虫在飞行过程中都会有翅膀的翻转和折叠现象,但与之相比蝙蝠在飞行过程中翼的活动控制更为自如。   “破茧”柔性翼两栖飞行器正是基于蝙蝠飞行原理的小型两栖扑翼机。   设计创新点:   1.仿生造型:仿生翼龙和蝙蝠的翅膀构造,且折叠机翼瞬间打开时如同飞蛾破茧而出,一飞冲天,这也是名字的由来。流线型的造型有较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具有速度感。   2.轻质材料:弹性的钛合金骨架蒙以太阳能聚合物透明薄膜构成的机翼,如同昆虫的翅膀一般轻盈柔韧。随着科学界对复合结构、轻盈智能型材料、能量生产和储存等领域的研究,机翼材料可以由超薄太阳能电池组成的“皮肤”代替。   3.节能环保:扑翼飞行,消耗能量少,机动性高;使用氢氧燃料电池,绿色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折叠机翼:充分地折叠机翼,减少了陆地行驶时的阻力,节约了更加便捷,更好地实现两栖。   5.垂直/短距起降:无须专用起降场地,在起飞着陆场地有限的情况下可扑翼垂直起降。 仿生飞行器扑翼的空气动力学分析 2009-12-25   从生物(例如飞行的昆虫或鸟类)飞行上得到灵感,研究者正在试图设计一种扑翼小型飞行器——微型空中车辆(MAVs)[1],以实现一些新的飞行性能。发展这种飞行器最重要的一步是理解鸟类和昆虫扑翼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在这则新闻中,我们给出了蜂雀扑翼的空气动力学实验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是由H.T.Oh和H.C.Choi[2]用ADINA FSI完成的。针对甲虫飞行也做过类似的分析[3]。   图1和下边的动画显示的是研究用的实验装置。扑翼模型是用压克力材料做的,其大小接近蜂雀翅膀的尺寸。实验过程中扑翼模型经历平移和旋转,类似蜂雀翅膀在飞行中的状态。扑翼所受到的提升和拖曳力是靠力传感器测量的。由于测量空气的作用力比较困难,实验是在水中进行的。 图1 实验   为了研究扑翼运动过程中,结构和周围的流场情况

文档评论(0)

cv7c8hj6b4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