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來国内宋史研究方向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取向分析与思考.docVIP

近三十年來国内宋史研究方向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取向分析与思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三十年來国内宋史研究方向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取向分析与思考

近三十年来国内宋史研究方向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取向分析与思考 分类:教学研究 作者:李华瑞 字数:3033 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 第6期   [关键词]宋史研究,博士论文选题,学位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2-0072-06      一、基本情况      1.学位制度的建立与博士生导师的分布   中国现代学位制度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宋史方向的研究生培养大致稍晚于这一时期。从40年代开始至“文化大革命”之前,已故和健在的老一代宋史前辈多有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经历。   中国的博士学位制度则是在1980年以后建立的。1981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邓广铭先生获得第一批博士生导师资格,其后,1984年,河北大学漆侠先生,四川大学吴天墀先生,1986年,云南大学李埏先生、杭州大学徐规先生等也先后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中国宋史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由此展开。   1994年,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的审批权由国务院下放到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和科研单位,这使得博士生导师人数遽增。   此前,国务院审批的博士生导师共有五批。这五批当中,宋史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只有7人,而从1995年至2008年13年当中,据不完全统计,博士生导师人数达到52人,分布在21个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占2007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33个中国古代史博士点的2/3。      2.博士学位论文与青年学者的宋史研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有了较大发展,博士学位论文已成为衡量和检视宋史方向青年学者论著水平的主要标识。尽管其中也不乏有高水准的硕士学位论文,特别是在90年代以前有较多优秀的硕士学位论文。从数量上看,到2008年,据初步统计,自建立博士学位制度以来,宋史方向博士学论文约计173篇,其中80年代9篇,90年代38篇,2000年以来126篇。再从质量上看,从2000年起,宋史学界开展的代表最高水平的邓广铭学术奖励基金的评审,已可看出博士学位论文在现今中青年学者论著中的地位之一斑。邓广铭学术奖励基金成立于1999年,用于奖励海内外中青年学者(50岁以下,包括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所撰写的辽宋夏金史研究领域的优秀学术著作及论文。迄今已进行五届评审,共评出获奖论著22部(篇),其中博士学位论文修改稿计17部(篇),约占4/5。      二、论文选题的变化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8年6月底,从1986年起迄今共有173篇宋史方向博士学位论文获得答辩通过。按照传统的学科领域分类,制作下表,大致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宋史方向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取向。   从下表可以看出近三十年宋史方向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取向有三个特点。一、1995年以前选题基本限于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其中又以经济史为重;1997年以后,社会史受到关注,成为新的选题取向。二、制度史一直受到较大的关注,但这里的制度史主要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典章制度,而用现代制度史理论者虽然也有但并不多见。且在整体研究中所占比重从1995年以后呈下降趋势。         三、法律史的课题直到近五年才受到关注,而民族、人物方面的选题更是少之又少。可见,这些领域未能引起青年学子的注意。      这三个特点是—个大概的情况,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近三十年宋史方向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取向,还须再作细致的分析。先看经济史。   经济史55篇,其中涉及商业(包括城市、货币、外贸、市场、信用、消费方面等)约20篇;财政(包括管理、专卖、新法、理财、分配思想等)9篇;地域或区域经济6篇;社会阶层及人口5篇;交通管理2篇;手工业2篇;土地制度2篇;其他还有军事后勤物质保障、西夏经济、农业管理、叶适经济思想、旅游经济、畜牧业、荆江河道变迁、黄河治理、城池建设等计9篇。显然,商业、财政问题受到较大关注,而农业、手工业,特别是土地制度、地租形态、社会阶级、经济关系等传统性的经济史问题受到冷遇。   政治史46篇,职官制度(任官、台谏、胥吏、武选官、枢密院、转运使、提点刑狱司、制置使、服饰制度、外交制度、通进银台封驳司、贬降官、荫补制度)16篇;军政(包含括收兵权、厢军、边防)7篇;官员群体(武将、宰相、谪宦、进士)7篇;政治文化(士人交游、科举理学化、官民沟通、占星历法、君主信息渠道)5篇;行政两篇;此外还有党争、士风、党禁、官员惩治、皇城宫苑、国家安全、吴越国史、荆南国史、仁宗政治等9篇。政治史的选题特点是以职官制度、军政为大宗,但进入21世纪后,政治文化受到较多关注。   文化史35篇,新儒学(包括理学和新学)9篇;宗教6篇;文化典籍研究5篇;新儒学学术史4篇;史学3篇;此外文化史总论、文化重心、学校教育、禁书、年谱

文档评论(0)

cv7c8hj6b4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