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采蜜人与蜂共舞.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尼泊尔采蜜人与蜂共舞.doc

尼泊尔采蜜人与蜂共舞   喜马拉雅丘陵地带的密林是他们的家园,密林中的悬崖峭壁是他们劳作的天地。累了就以蜂蜜解渴,饿了就以野果充饥,困了便以落叶为床。他们是尼泊尔采蜜人。他们所传承的采蜜传统,古老、惊险,野性丛生。   尼泊尔的采蜜传统相当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万年。我很早就对尼泊尔采蜜人的生活略有所闻,不过直到深入研究了他们日益遭受的巨大威胁后,我才决定亲自去见证并聆听当地人诉说他们面临的难题,我很担心这迷人的一幕或将永远消失。   尼泊尔蜂蜜主要来源于喜马拉雅蜂,这种世界上最大的蜜蜂,喜欢将蜂巢建在陡峭的悬崖上,也被称为“喜马拉雅悬崖蜂”。在尼泊尔,大约有26个喜马拉雅蜂采蜜点,年产蜂蜜达3053千克,有12个村庄从事采蜜工作。   我所探访的采蜜点位于尼泊尔中部卡斯基地区一个偏远的古隆族村庄,村庄绵延于山腰之上,掩映于翠林深处。一年之中,这里有春秋两个采蜜季节,采蜜之外的时节,古隆族男人喜欢打猎,或从事畜牧;妇女在家编织毛毯、地毯。古隆人传统上信仰萨满教,后来受到中国藏族文化的影响,改信藏传佛教,在服装、语言和风俗习惯上也与藏族较为接近。我在村里住了两个星期,与古隆人同吃同住,交上了朋友。幸运的是,其中3天正好赶上村里的秋季采蜜日,我得以随同他们走进山林,亲眼目睹采蜜人的“野性”风采。   深植于自然与神灵的采蜜方式   尼泊尔的采蜜传统虽然十分长久,但采蜜的方式代代相传,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改变。采蜜的工具和装备包括绳索、绳梯、长竿、篮子和罐子,这些工具大多使用当地的材料制成,比如用山竹编织的篮子和用竹纤维材料编织的绳梯。现在,这些工具仍然为采蜜人所使用。   若说不同之处,大概就是采蜜头领的服装稍作改观。过去采蜜头领只穿着日常的服装,再在头上披挂一件斗篷就与成百上千蜜蜂近身接触,一场蜜采下来经常被蜜蜂蜇得皮肤红肿。现在他们已穿上了较为严实的专业采蜜服,有条件的还会带上防护面罩。   采蜜时间也有一套严格的规定。一年、一月、一周,甚至一日内,什么时间适合采蜜都有一定的讲究。一年中,采蜜只在春秋两季进行;一月之内(按月亮周期算),每月的第8日、第11日、第23日、第26日和第30日可以采蜜;一周当中,周二是最好的时机,周三则不适合;而一日之内,早晨或晚上都是良时。   采蜜人将甜美的蜂蜜视作神的赐予。他们相信森林中存在着两种神?o,一种是负责照看本地之事的本地神,另一个则是悬崖真神。采蜜之前,采蜜人需先祭祀神灵,感谢神灵为人类提供鲜花、果实和丰美的粮食;祭祀之物,有的地方使用山羊血、绵羊血或者鸡血,有的地方则向山崖泼洒牛奶。作为在采蜜过程中,与蜜蜂最接近的人,采蜜头领会得到作为祭祀的动物的头,而当肉烹制好后,采蜜头领也可以首先品尝。   参与采蜜的无一例外都是男性,在一些村庄中,女性甚至不允许观看采蜜活动,她们还必须远离采蜜的悬崖。据传,如果女性参与采蜜活动,蜜蜂会变得分外具有攻击性。如果家中的妻子正在行经或怀孕超过6周,他们的男人同样不被允许参加采蜜活动。   集体劳作中品味甘甜   采蜜是一项集体的劳作,需要多人通力配合才能完成,由此也成为古隆族人的一种社交活动。在我所探访的古隆族,一次采蜜活动就有12个人参与。到了采蜜日,人们就带着绳索、绳梯、长竿、篮子和罐子一起进山寻蜜。为了躲避入侵者和阳光直射,喜马拉雅蜂多将蜂巢建在峭壁的西南部,极为隐蔽。现在,由于每次采集,采蜜人都不会将整个蜂巢“赶尽杀绝”,好待来年再次收获,村民们对产蜜的山崖已经不感到陌生。   采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身处高达20层楼高的悬崖,稍有不慎就会跌下山崖,粉身碎骨;喜马拉雅悬崖蜂的攻击力也十分强,如果一只蜜蜂的蜇针刺向某人,这个蜇针就会散发出强烈的气味,其他蜜蜂便会根据这个气味发起进攻,所以一旦遭到蜂群攻击,轻则高烧几日,重则丧命。因而,来到蜜崖后,人们都会郑重地在崖下举行一场祭拜悬崖神的仪式,既是感谢神的赐予,也是祈求神的保护。   接着,人们就在崖下用木头和枯叶点燃一个火堆,让冒出的浓烟升起,驱走附在蜂脾底部的蜜蜂。蜜蜂飞走后,蜂脾金黄色的子脾就会裸露出来。子脾是蜜蜂专门用来孵育幼蜂而建造的巢房,巢房下部有蜂卵、幼虫,上部是工蜂为幼虫酿造的食物――蜂蜜。喜马拉雅悬崖蜂有随季节迁徙的习性,冬天迁至低海拔温暖地带,夏天迁回高山凉爽地带,将采来的花粉和花蜜带回巢中。日积月累而成的巢脾十分巨大,就像一个个带环形图案的大饼,与地面垂直,十分诱人。   当金黄的子脾裸露出来,负责传递工具的同伴很快从悬崖顶部放下一架绳梯,待梯子垂到地面,再将梯子的上下两端绑在树上固定住。这时,采蜜人才正式登场,他往往是这群采蜜人的头领,身手最好,技术最佳。只见采蜜人身绑绳索,沿绳梯而下。崖顶的2至3人要时刻检查各个绳索和绳梯是否牢靠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