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大新县坤外金矿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浅析.doc
广西大新县坤外金矿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浅析
[摘要]广西大新县坤外金矿主要赋存于下泥盆统北流组中石英脉及硅化带分布地段。金主要是与黄铁矿共伴生,以硫化金的微细粒形式存在于破碎硅化带中。
[关键词]坤外 金矿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中图分类号] P6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40-1
1地质特征
1.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有寒武系边溪组(∈b)、下泥盆那高岭统莲花山并层(D1l-n)、北流组(D1-2b)及黄?S山组(D2hj)。
1.2构造
矿区位于华南准地右江褶断区南部越北隆起北缘褶断束内的四城岭背斜西北翼,次级褶皱构造发育。其中坤外次级背斜构造大致呈北东―南西向,轴部由西至东通过坤外屯以北,直至龙部屯一带,长约3.0km,轴部为强硅化石英岩,两翼为北流组砂、泥岩组成。两翼地层产状不对称,南东翼产状缓,北西翼产状陡。渠坤背斜两翼层间硅化破碎带发育,其间多为石英细脉充填、硅化强烈,具金矿化及褐铁矿化。
矿区断裂构造较发育,目前已发现的断裂主要有米屯一带的北东向正断层和坤外北部的小断裂。
1.3岩浆岩
矿区内未发现有岩浆岩出露,但在矿区外围湖润、新湖一带,有多处基性岩呈岩脉零星分布。
1.4围岩蚀变
矿区围岩蚀变较发育,且与金矿化有密切关系,是寻找金矿的主要找矿标志。围岩蚀变类型主要为为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等。
1.5地球化学特征
经1:10000地化剖面测量,在矿区内圈出了主要的金异常3处,异常总体呈北东向分布。各异常其浓集中心明显,最大值达983PPb。经地表槽探揭露及钻孔控制,在金异常分布地段,均发现有金矿化体存在,最高品位达5.05g/t。金矿(化)体的分布情况与金异常分布十分吻合。
2矿区金矿化特征
2.1矿化体特征
在矿区内共发现并圈定了金矿化体3个,金矿主要赋存于背斜两翼之下泥盆统北流组泥砂岩层间硅化带中,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与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石英细脉有密切关系。各矿化体特征分述如下:
2.1.1 Ⅰ号金矿化体
分布于矿区东北角大岭一带,矿化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下泥盆统北流组硅化粉砂岩中,矿化体向南东倾斜,倾向110~130°,倾角50~60°,已控制矿化体长度100m,厚度1.0~3.3m。该矿化体矿化不均匀、且分布也不连续,具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与围岩界线尚属清楚。单工程金品位0.32~1.66g/t。
2.1.2 Ⅱ号金矿化体
分布于矿区中部坤内至坤外一带,矿化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下泥盆统北流组硅化泥质粉砂岩中,矿化体倾向西,倾角30~60°,已控制矿化体长度500m,厚度2.6~6.0m。最大控制深度仅有22m。矿化体具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矿化不均匀、且分布也不连续,金含量0.75~1.75g/t。
2.1.3 Ⅲ号金矿化体
分布于矿区中部坤内至坤外一带,矿化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Ⅱ号矿化体下部,与Ⅱ号矿化体平行产出,厚度2.1~3.5m,矿化体特征与Ⅱ号矿化体相似,具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矿化不均匀,金含量0.70~3.34g/t。
总之在含金矿层呈黄色、黄褐色,其岩性为泥质粉砂岩,其具碎裂结构、细粒结构、粉砂质结构,块状结构,具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常见黄铁矿风化流失残留小褐黄色斑点和孔洞,并具石英细脉沿裂隙穿插,与围岩界线尚属清楚。
2.2矿化体围岩
矿区金矿主要产于下泥盆统北流组泥砂岩层间硅化带中,其围岩主要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泥岩。一般含金岩层硅化蚀变强烈,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与围岩界线清楚,在野外肉眼可辨别。
2.3找矿标志
2.3.1地层岩性标志
区内金矿主要赋存于下泥盆统北流组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中,在有铁帽、石英脉及硅化带分布地段,往往是金矿赋存的有利部位。
2.3.2构造标志
在背斜轴部及其旁侧还派生的次级小断裂、小褶皱以及一些层间破碎带,是本区主要控、赋矿构造。
2.3.3地球化学异常标志
本区Au元素重砂异常区及1:10000地化剖面Au元素异常区,是寻找金矿的重要靶区,目前已知的金矿化体与金异常分布十分吻合。
2.3.4直接找矿标志
区内旧民采矿坑或矿化体露头分布地段是寻找金矿的重要标志。
2.4金赋存状态
从野外工作及分析结果来看,金主要是与黄铁矿共伴生,以硫化金的微细粒形式存在于破碎硅化带中。
2.5围岩蚀变
2.5.1硅化
为矿区普遍发育和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蚀变,发生在各个成矿阶段和过程中。由于硅化作用的结果,致使岩石中的SiO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G1工业锅炉司炉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初中诗词鉴赏》课件.ppt VIP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后湖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动火安全作业票填写模板(2022版).doc VIP
- 制造业智能制造执行系统(MES开发方案.doc VIP
-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5年度全国乡村医生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推荐】.docx VIP
- 锚杆支护工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docx VIP
- NY_T 1966—2010 温室覆盖材料安装与验收规范 塑料薄膜.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