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与评析.doc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与评析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与评析 作者:连云港师专第一附属小学 张家健设计 连云港市教研室 骆祖瑶评析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17-118页的内容以及练习=十四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小数的性质,学会运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些小数化简或进行改写; ? 2.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 探索小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引人猜想 谈话:我有个邻居小明的爸爸下岗了,最近他开了个便民小超市,想请大家帮忙给设计个标价牌,大家能帮这个忙吗?手套每副2元5角、毛巾每条3元,标价牌该怎么填呢? 把2.5的后面添上一个0大小能不变吗?3=3.00是怎样回事呢?我们能不能作出一个大胆的猜想? [评析:给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背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为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打开切入口;同时引导学生针对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作出数学的猜想,以此猜想引领全课。] 二、验证猜想 1.教学例1。 谈话:正好我有个问题,可能对这个猜想能起到验证作用。 出示例1: 比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 谈话:我们看看它能起验证作用吗?0.1米、0.10米、0.100米是不是真的相等呢? 分小组讨论。仍各小组汇报交流情况。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看来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 2.教学例2。 出示例2:比较0.40和0.4的大小。 同桌商量,汇报结论。谈话: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再一次验证了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再把这个猜想说不说。 ? 3.看书质疑。 讲述:书上也证实了我们的猜想,书上把它称为”小数的性质”。 谈话:看书第117至118页,有疑问或有其他想法提出来。 [评析:以例1、例2作为验证猜想的论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建立一种师生共同学习的氛围,把学生推上学习主人的位置,学生感觉老师与他们不是传授知识与接受知识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帮助的关系。学生对于问题的看法是各种各样的,教师充分估计学生的知识经验,使他们通过合作学习,来更全面地认识问题。采取看书质疑,给学习困难的学生以解释的机会,也给其他学生以进一步提高的思维空间。] 三、运用猜想 小数的性质有什么作用呢? ? l.出示例3:把0.60和203.0500化简。 ?? 学生自己完成。 ?? 为什么203.0500的5左边的0不能去掉呢? ??? 练习: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90? 0.3000? 500?? 60.060 ? 2.出示例4: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4、3.16、10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学生自己完成。 ?? 大家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10能不能直接在后面添0? ??? 练习:下列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3.4 ?18 ?0.06 ??700 ?3.0 3.判断: 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4.填空。 0.3里有个0.01; 0.3里有个0.001; ??? 6里有个0.1。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对了,小明爸爸的忙我们还没帮呢,商店的标价如果以”元”作单位一般都写成两位小数,你知道为什么吗?我代表小明的爸爸谢谢大家,其实我们也应该谢谢小明的爸爸,通过写标价我们发现了”小数的性质”。 评析:学生有能力把例3、例4作为练习自己完成,在练习设计中抓住小数性质的关键,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结尾做到首尾呼应,使学生了解标价的常识,进一步巩固小数的基本性质。 [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了两条线,各有目标,又相互联系。“为小明的爸爸设计标价牌”这条线,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也为新知识的出现精心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情境;以设计标价牌产生矛盾,从而”提出猜想,验证猜想,运用猜想”作为另一条线,学生通过自己的猜想、思辩、探索,展开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积极主动地掌握”小数的性质”的知识,感受新知识获得的过程,培养了创新能力。两条线互相交织,意在使学生明确生活与学习、创造的关系,也使学生感受到帮助别人,自己既快乐也收益的美好生活情趣。总之,这节课强调生活与学习的关系,以”猜想”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

文档评论(0)

mcplj198370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