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长江大桥主桥上部结构计算.doc

  1. 1、本文档共1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慶长江大桥主桥上部结构计算

目录 概述 2 第一章 尺寸拟定 5 第一节 尺寸初拟 5 第二节 截面特性 6 第二章 内力计算及荷载组合 7 第一节 恒载内力 7 第二节 活载内力 13 第三节 荷载组合 18 第三章 主梁配筋 20 第一节 钢束估算及布置 20 第二节 预应力钢筋的估算 23 第四章 主梁各项检算 31 第一节 承载能力的验算 31 第二节 抗裂性验算 36 第三节 应力验算 43 小 结 48 致 谢 49 参考文献 50 附 录 51 第一节 外文翻译资料 51 第二节 程序 61 概述 重庆鱼洞长江大桥工程线路总长11.06km,含1座长江大桥。该桥主桥为145+2×260+145=810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引桥为40m 跨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该桥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公轨两用跨江连续刚构桥因此有必要从建设条件技术标准总体及结构计算分析技术特点和创新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便进行交流。 建设条件 (1)气象与水文 桥位区属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具春早夏长秋雨连绵冬暖多雾等特点 (2)地形地貌 桥位区属亚构造剥蚀地貌和河流侵蚀地貌地形起伏小南岸地形较缓坡角约为100由南向北地面标高从220m降至170m河槽呈不对称U字型最低161.26m北岸陡坡度约200~250向北地势逐渐变高桥位区最高点标高265.2m最低点标高172.6m相对高差是52.6 (3)地址构造 位于金鳖寺向斜轴部从北向南岩层产状为1700~1350∠50~90 (4)地层岩性 地层由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层冲击层残破积层 侏罗系层 (5)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下水为松散层孔隙水环境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6)地震 地震动峰植加速度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0.35 s 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Ⅵ度 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城市快速路 设计荷载:按公路—Ⅰ级设计城—A验算 人群荷载:3.0 kN/m2 轨道荷载:跨座式单轨列车按8辆车编组单轴重110kN总重3520kN 设计车速:汽车60km/h 轻轨75km/h 车道数: 近期:双向4车道汽车 远期:双向6车道汽车 气温:平均气温18.3℃极端最高温度42.2℃极端最低温度-1.8℃ 最大风速:26.7m/s 地震烈度:基本烈度Ⅵ度 按Ⅶ度设防 通航等级:国家内河航道Ⅰ级 设计洪水频率: 1/300 船只撞击力:顺桥向1100kN 1400kN 下部构造 主墩为双肢薄壁墩墩身单肢截面尺寸为12.9x2.6m 肢间净距为6.8m 13号墩高61m14号墩高54m 15号墩为55m 上游幅桥在设计洪水位以下部分的迎水面设置分水尖 主墩基础为群桩基础 承台尺寸为17.4x16x4.5m 每个承台下布置9根桩直径为2.8m交界墩为空心薄壁墩 墩身截面尺寸为12.9x3.5m 壁厚0.8m 12号墩高69.4m 16号墩高51.4m 上游浮桥在设计洪水位以下部分的迎水面设置分水尖 群桩基础 承台截面尺寸为17.2x9x3m 每个承台下布置9根直径为2m。 不良地址 桥位区地层稳定连续没有滑坡危岩等不良地址现象桥位区不良地址作用主要表现为基坑开挖边缘的稳定性和施工时地下水对基坑壁的稳定性影响的问题 力学指标 地震: 桥位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反应谱特征周0.35s 对应的地震烈度为Ⅵ度 本桥位于重庆市 重庆市的海拔高度为259.1 风速: 1/10 1/50 1/100 20.5 25.9 27.5 风压: 1/10 1/50 1/100 25 40 45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亚粘土:=180kPa,=40kPa; 粉砂岩:=300~510kPa,=70~140kPa; 砂 岩:=400~1200kPa,=80~180kPa; 泥 岩:=300~1200kPa,=65~180kPa; 细砂岩:=600kPa,=140kPa; 设计标准 技术标准及设计指标的取用主要考虑既满足远期交通量的需求和城市路网功能的要求,又尽可能降低工程投资,本工程设计及建造能有效的缓解京沈高速的压力。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如下表1.0 技术标准及设计指标 表1.0 道路等级 城市公路 计算行车速度(km/h) 120 车道数 4车道汽车 桥梁宽度(m) 28 荷载标准 城市-Ⅰ级 通航等级 无通航要求 地震烈度 基本烈度Ⅵ度,按Ⅶ度设防 第一章 尺寸拟定 第一节 尺寸初拟 刚构桥的主要尺寸包括主梁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glgf11gf21g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