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储蓄手段与考古发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人储蓄手段与考古发现

中国古人储蓄手段与考古发现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近来,有关银行的话题颇受关注。银行是现代居民储蓄的首选之所,而在古代中国是没有银行的,那么古人是怎么储蓄的?或者说是如何藏钱?从考古发现来看,古人储蓄藏钱手段很有意思,有的奇招真是绝了。 ? 中国古人喜欢坛坛罐罐埋钱 ——农民挖出一只18斤重金兽 ? ? 图:盱眙农民挖到大金兽,现为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 ? 由于深受儒家“勤俭持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人是世界上少有的特别喜欢存钱的人,个个都喜欢当财奴。中国古人使用的储蓄、保值的途径比较单一,一般就是贮藏。但贮藏的手段、办法是多种多样,形形色色。 贮藏,一般分为窖藏和罐藏两类。 说到窖藏,读者可能会想到“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笑话,其便源于这种储蓄方式,即用坛坛罐罐这类器物,将钱财直接埋藏到地下,所埋物以金银为多。这种方式为古代中国所有大款、富豪所喜欢。在现在考古发掘中,经常可会出土窖藏文物,就是古人这种储蓄、藏宝手段留下的。 “文革”期间的1970年10月,陕西西安曾有一次重大的窑藏文物出土。当时在西安南郊何家村唐长安城兴化坊内基地上,工人挖出了两个肚大嘴小的“驴嘴坛”和一只大银罐。打开一看,这坛罐中贮藏的金银、玉石、金币、银铤、银饼等贵重物品多达千余件。其中金银器物多达265件,后经考证,这是唐人埋下。 无独有偶,1982年正月初七,江苏盱眙马湖店村有一万姓万农民,在挖水渠时也挖到一批宝物。当时生产队分片挖水渠,万姓农民分到的一块地最不好挖,但就是这块没人愿挖的地方,却挖出了几十斤重的金器财宝。最值钱的是一只金兽,竟然有18斤多,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重一只金兽。压在金兽下面的,则是一只精美的铜壶,打开壶盖后看到,里面装满宝物,其中有9块半金饼、15块马蹄金。 经考证,万姓农民挖出来的这批财宝朝代,属于西汉,不应该是随葬品,因为附近并无墓葬,当是时人的窑藏储蓄,因为战乱或是家世变故,其后人没有能再取出这批宝物。 ? 窖藏财宝采取反盗墓手法 ——把好东西埋藏在粪堆下 ? ? ?图:麟趾金,河南博物院收藏 ? 古代中国没有现代这样的防盗保险箱,所以中国古人在窑藏储蓄时,会想方设法让外人找不到。常理下,大家都会想到把财宝埋到墙角、旮旯里,其实这最容易让小偷猜到。于是有的有钱人家想出绝招,把钱财、值钱物埋藏到粪堆、茅厕这类常人不至的肮脏之所。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商代青铜重器“后母戊鼎”,在被挖出来后的第一时间,也是采取窑藏方式处理的,选择的藏匿地点便是吴姓人家的粪坑下面。 出于防盗考虑,窖藏时一般会采取反盗墓那类的反盗宝手法,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以迷惑盗贼。多会将藏宝坑坑挖得很深,再埋入装满财宝的坛、罐、缸这类器物。放置财宝时颇为讲究,不能全部放在一块,而是采取上下分层放置的方式,先放一层,掩埋后再放一层,再掩埋再放,多者达三四层。为什么要挖深、分层放呢?这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古代的人家有当年赚点钱当年就储蓄一点、埋下一层的习惯。这样一来,即使被盗挖,盗贼往往也只能发现上层。 而在各层之间,往往用石板、砖块叠压,土层之间则用糯米熬成的液汁和石灰,夯实密封,有时其中还会拌上碎石子、瓦片什么的,以增加盗挖的难度。窖坑一般选在卧房内、炕(床)底下。也有选在院内,如在院内常会在地面上做出一系列伪装,如建上茅厕、猪圈、便房什么的。 民国上海名医陈存仁,曾亲眼见到家里这种窑藏方式。当年陈家析产分家时,记载窑藏了20缸银子,但最初只挖出了8缸。这是到底怎么回事情?被偷了?扩大挖掘面积,向四周挖掘,也未找到。后来有经验的长辈提醒,再往下深挖试试,果真挖出了埋在下层的12缸银子。 ? 有钱人家都喜欢埋金银财宝 ——古人买房有时要另付卖主“掘钱” ? ? 图:陕西华县铜钱出土现场 ? 由于有此窖藏储蓄的习惯,后人遇到拆迁、搬家时,往往都会“掘地三尺”,把家前屋后地下翻一遍。从古人房产买卖史料上可以看到“掘钱”的记录,这笔钱便是卖主向买主追加的额外金额,作为将来可能挖到金银财宝的预估补偿款。 沈括的《梦溪笔谈·异事》中“无妄费亦无得”条,便记录了一则买房遭索“掘钱”的事。当时洛阳很多财主家都有掘地藏金的习惯,其后人在卖房时便会想到这一点,有意向买主索要“掘钱”。在朝廷当大官的张观买房时,卖家一而再、再而三地索要“掘钱”,最后张观多付钱1000多缗,卖主才交付房子。时人都认为张观付这笔钱太吃亏,谁想张观买下后,竟然真的挖出一大笔财宝,挖出的一只石匣子里装有数百两黄金,正好是张观买房的全部费用(全文未完待续)。

文档评论(0)

lunwen19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