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漫长的远古时代.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史漫长的远古时代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 漫长的远古时代第一节 叙 说中国古代历史中的远古时代即文明社会诞生之前的史前社会阶段。据科学家推算,地球的形成至今已有46 亿年以上,最原始的生物出现在地球上,距今已有33 亿年之久。按照地质年代划分,距今33 亿年到距今25亿年之间是太古代,其后的近20 亿年是元古代。各种细胞藻类、无脊椎动物以及爬行动物的趋于繁盛是在距今6 亿年到7 千万年之间的古生代和中生代。从7 千万年前开始直到今天的新生代,是哺乳类动物和人类繁衍的时代。地质年代分类的“代”之下有“纪”和“世”两个层次。距今7 千万年到300百万年之间是地质年代的第三纪,其中有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等五个阶段。距今7 千万年到4 千万年的古新世和始新世是灵长类动物出现和发展分化的时代。古猿类出现在距今4 千万年到2500 万年之间的渐新世。距今2500 万年到距今300 万年之间的中新世和上新世,是古猿向人逐渐演化的时期。从300 万年前开始的地质年代上的第四纪,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的时代。第四纪的更新世从距今300 万年到1 万年,是原始人向现代人演化的阶段。更新世之后的全新世从距今1 万年左右开始,人类在这个时代阔步走上历史舞台,演出了地球上最雄伟壮观的一幕。我国远古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是经过漫长时代演变才形成的。从地质学上的太古代以来,我国地壳就处在北方相对稳定、南方变动频繁的状态。在元古代,北方有晋陕古陆、内蒙古陆、鲁西古陆、胶东古陆、淮阳古陆等,南方则仅有扬子地块。除了这些古陆和地块以外,当时的大郡分地区还被浅海覆盖。后来,经过多次地壳变动,才逐渐形成了华北古陆和扬子古陆这两个较大面积的陆地,奠定了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轮廓。到了中生代,华北和华南地区逐渐连成一片完整的陆地,海浸地区缩小。当时的地壳变动,不仅有沧海桑田般的缓慢发展,而且有急剧猛烈的迅速变化,假若借用《诗经·十月之交》篇的语言来形容其情况,那便是“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在新生代,我国西部地区迅速升高,青藏高原横空出世,成为世界屋脊。与此同时,因西高东低而形成的百川汇海的壮观局面也已经出现。一般认为,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变化对于人类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新生代第四纪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不仅使我国西部地区强烈隆起,而且使周围大范围内的气候发生剧变。寒冷气候的出现摧毁了大片热带雨林,造就了开阔而干燥的疏林草原环境。原先栖息在温暖而且果实丰富的森林中的古猿,被迫适应环境和气候的变化,逐渐由“攀树的猿”向“正在形成中的人”1转化。据研究,在发现元谋猿人化石的地层中亚热带孢子花粉从底层向上有越来越少的趋势,还出现了松、杉、桦等比较耐寒的新成分,这反映了当时气候变冷的趋向。在发现大量石器的山西西侯度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地层中现有20 多种动物化石,其中大多数是适应干冷气候的草原动物,说明这一带在有人类活动的时期已是疏林草原环境。1 ①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将从猿到人的发展过程分为“攀树的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这样几个阶段。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下册第508——520 页,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生活在中新世和上新世之际的古猿,一般认为是现代猿类和现代人类的共同祖先,人类学家又称之为“人猿超科”。它的一些属、种逐渐向人的方向发展,最后超出猿科的界限,而转向人科。古猿阶段化石的主要代表之一是距今1400 万年到800 万年之间的腊玛古猿。①这种类型古猿的化石分布得比较广,除了我国以外,还在巴基斯坦、印度、土耳其、希腊、匈牙利、肯尼亚等国家有所发现,但化石资料以我国云南禄丰最为重要和丰富。从70年代中期以来,所发现的禄丰腊玛古猿的化石有颅骨3 个、下颌骨5 个、头骨碎片23 片、古猿牙齿600 多枚、指骨2 根。和腊玛古猿共生的有多种动物,其中哺乳类动物就有30 多种。根据地层和共生的动物群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推测当时腊玛古猿的生活环境是亚热带湖泊、沼泽边缘以及林间草地。80年代中期,在云南元谋也发现了腊玛古猿和介于腊玛古猿与早期直立人之间的古猿化石。许多材料表明,腊玛古猿可能是同类型古猿系统中时代较晚并且很接近早期人类的一种类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比它和人更接近的同时期的猿化石。关于人类起源的地点,恩格斯曾经推测,“在好几十万年以前,在地质学家叫作第三纪的地球发展阶段的某个还不能确切肯定的时期,据推测是在这个阶段的末期,在热带的某个地方——大概是现在已经沉入印度洋底的一片大陆,生活着一种特别高度发展的类人猿”。②古人类学家根据腊玛古猿的材料,多认为人类的起源地以“亚洲南部更可信”①,特别是禄丰腊玛古猿丰富资料的发现,“为人类起源亚洲说提供了新的论证”②。由于我国云南一带相继发现了森林古猿、腊玛古猿以至早期人类

文档评论(0)

lunwen19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