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炉设计汽包组生产实习完整报告.docVIP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鍋炉设计汽包组生产实习完整报告

小组项目:锅炉自动控制系统——汽包部分 项目时间周期:2012.06.24—2012.07.14 小组组长:齐鹏飞(200941105) 小组成员:叶亮亮(42005) 陈江玲(41050) 刘迩海(41102) 麻江帆(41121) 曹清源(41120) 目录 1.对象分析 4 1.1控制对象结构 4 1.2控制任务 5 1.3三点确定 5 1.4工艺流程 6 1.5整体PID图 7 2.汽包水位控制方案 8 2.1汽包水位影响因素分析 8 2.1.1蒸汽量D扰动作用下水位动态特征 8 2.1.2给水量W扰动作用下水位动态特征 8 2.2被控变量与操纵变量的选择 9 2.4控制律选择 11 3. 过热蒸汽温度控制方案 11 3.1过热蒸汽系统控制任务分析 11 3.2控制变量与被控变量的选择 12 3.3过热蒸汽出口温度控制方案 12 3.4控制器正反作用确定 13 3.5控制律选择 13 4. matlab仿真 13 5.汽包循环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14 5.1系统配电设计 15 5.1.1仪表供电要求 15 5.2系统仪表与装置选型 16 5.2.1汽包检测仪表选型 16 5.2.2执行器选型 16 5.3仪表详细资料及仪表数据表 17 6.安全仪表系统设计 26 6.1 SIS概念 26 6.2安全相关系统设计原则 27 6.3 SIS的设计方法 28 6.4安全完整性等级SIL 的确定 28 6.5锅炉常见事故分析 30 6.6安全仪表系统的主要组成 31 6.7硬件设计 32 6.8锅炉报警表 33 6.9安全连锁 36 6.9.1.汽包水位保护 36 6.9.2.汽包压力保护 37 6.10安装调试 38 6.10.1安全仪表系统的安装 38 6.10.2安全仪表系统的调试 38 7.CS3000组态 39 7.1组态流程 39 7.1.1 I/O口分配 39 7.1.2搭建组态模块 39 7.1.3 画出各类图形 39 7.1.4测试仿真 40 7.2整体I/O口分配表 40 7.3前馈串级系统 40 7.4汽包水位三冲量控制系统 44 8.监控软件设计 45 8.1组态概述 45 8.2组态软件介绍 46 8.2.1组态王 46 8.2.2力控 46 8.3监控软件设计 47 8.3.1组态王组态软件 47 8.3.2力控组态软件 49 9.开/停车顺序控制 54 9.1开车顺序控制 54 9.2正常停车顺序控制 63 9.3非正常停车顺序控制 65 10.项目完成报告书 66 10.1工程概况 66 10.2项目范围 66 10.3工程时间进度甘特图 67 10.4组内分工 68 11.方案设计标准规范 68 12.参考文献 68 13.实习感想体会 69 1.对象分析 1.1控制对象结构 1.2控制任务 1.3三点确定 其中报警点:过热蒸汽流量,软化水流量,燃料压力,炉膛温度,汽水分离后蒸汽温度,烟气温度。 1.4工艺流程 除氧器:经处理的软化水进入除氧器V1101上部的除氧头,进行热力除氧,除氧蒸汽由除氧头底部通入。除氧的目的是防止自然循环锅炉给水中溶解有氧气和二氧化碳,对自然循环锅炉造成腐蚀。热力除氧是用蒸汽将给水加热到饱和温度,将水中溶解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放出。在除氧器V1101下水箱底部也通入除氧蒸汽,进一步去除软化水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减温与预热:除氧后的软化水经由上水泵P1101泵出,分两路,其中一路进入减温器E1101与过热蒸汽换热后,与另外一路混合,进入省煤器E1102。进入减温器E1101的自然循环锅炉上水走管程,一方面对最终产品(过热蒸汽)的温度起到微调(减温)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对自然循环锅炉上水起到一定的预热作用。省煤器E1102由多段盘管组成,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自上而下通过管间,与管内的自然循环锅炉上水换热,回收烟气中的余热并使自然循环锅炉上水进一步预热。 汽包水位及蒸汽温度:被烟气加热成饱和水的自然循环锅炉上水全部进入汽包V1102,再经过对流管束和下降管进入自然循环锅炉水冷壁,吸收炉膛辐射热在水冷壁里变成汽水混合物,然后返回汽包V1102进行汽水分离。自然循环锅炉上汽包为卧式圆筒形承压容器,内部装有给水分布槽、汽水分离器等,汽水分离是上汽包的重要作用之一。分离出的饱和蒸汽再次进入炉膛F1101进行汽相升温,成为过热蒸汽。出炉膛的过热蒸汽进入减温器E1101壳程,进行温度的微调并为自然循环锅炉上水预热,最后以工艺所要求的过热蒸汽压力、过热蒸汽温度输送给下一生产单元。 燃料与烟气:燃料经由燃料泵P1102泵入炉膛F1101的燃烧器;空气经由变频鼓风机K1101送入燃烧器。燃料与空气在燃烧器混合燃烧,产生热量使自然循环锅炉水汽

文档评论(0)

fglgf11gf21g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