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第一章:上古神话[精].ppt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第一章:上古神话[精]

《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 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二)文学化 神话流变为寓言是文学化的主要表现。如《庄子》鲲化为鹏、倏忽与混沌、藐姑射之仙、列子御风而行、望洋兴叹等。 《山海经·西山经》:“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 帝江也。” 《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山海经·中山经》: 又东二百里,曰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瑶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 《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 (三)宗教化 神话流为道教的仙话,就是神话宗教化的具体表现。如西王母神话、月亮神话。 西王母神话的演变: 《山海经·西山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西王母神话的演变: 《庄子·大宗师》:“夫道,……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 《庄子·大宗师》成玄英疏:“汉武帝时,献青桃,颜容若十六七女子,甚端正。” 《汉武内传》:“西王母与上元夫人降帝,美容貌,神仙人也。” 月亮神话的演变: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二,此始浴之。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东汉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 张衡《灵宪》:“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唐·李冗《独异志》:羿烧仙药,药成,其妻姮娥窃而食之,遂奔入月中。 补充:上古神话的文学意义 其一,神话的思维,充满了幻觉的作用,使人类理性逻辑尚未发展成熟时期的思维方式。它本身虽然不是自觉的运用幻想,却仍然同文学的形象思维有共通之处,表现了人类不自觉的艺术创造力。所以,有的研究者把神话思维称为“诗性思维”。 上古神话的文学意义 其二,有的神话中所蕴含的那种百折不挠、矢志不移的奋斗精神(如刑天、精卫、大禹治水),那种厚生爱民的意识,曾经激励了无数的志士仁人为理想而奋斗。它既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原始精神,又给文学创作提供了精神动力。 上古神话的文学意义 其三,神话故事、神话素材常常被后代文学家所利用,创作出新的、具有特异色彩的作品。如《西游记》中降妖除怪的故事、《红楼梦》中“太虚幻境”的描述等。 补充: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第一,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一方面,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事实上成为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我国数千年的文学发展,为人生的主题始终占绝对优势。而这一传统的形成,无疑包括了神话积淀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象、富于想象的特征,无疑也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 补充: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第二,神话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从《诗经》,到近现代文学创作;从诗歌散文,到戏曲小说,无不得到神话的滋养。马克思曾说希腊神话是希腊文学的土壤和武库,中国神话亦如是。 屈原的楚辞,庄子的散文,李白、李贺、苏轼等的诗歌,战国的《穆天子传》,魏晋的志怪小说,唐传奇如李朝威的《柳毅》,明清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镜花缘》,元明戏曲如《柳毅传书》、《张生煮海》,以及鲁迅的《故事新编》等。 作 业(名词解释) 1.神话 2.《山海经》 作 业(简答) 1.神话的分类怎样? 2.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是什么? 3.中国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4.中国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是什么? 作 业(讨论题) 一、查阅上古神话文献资料,分析孙悟空形象中的神话因素。 二、查阅一两种神话研究著作中关于神话的阐释,结合中国神话的实际,谈谈你对神话之性质、特征的看法。 温 故 知 新 1.中国文学的源头是什么? 2.先秦文学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3.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是什么? 4.先秦文学发展的阶段及其文化特点什么? 第一章 上古神话 本节要点 一、神话的概念 二、《山海经》概念 三、中国神话的类型 四、中国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