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燕即将南归——孙晓答天骄兄.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燕即将南归——孙晓答天骄兄

北燕即将南归——孙晓答天骄兄谢谢天骄兄。这个错误还是被你挑出来了(笑),而且比我想象的还快,我原本以为会在第二部开章时才被发现。 关于这个错误(永乐帝写大了九岁),作者无法回避,因为我是故意的。 未来我会在发行全书时注明这一点。当然我会被骂,甚至被怀疑创作的强度。不过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一定得这么做。因为要完成「隆庆天下」里的辩论,我需要为「保卫长城」找到它的人文面貌。 隆庆天下不断在辩论一个问题-------究竟我们是被长城所禁锢,抑或我们是被长城所保护------这其实是中国人灵魂里一个深刻的痛,这个痛楚干系着中国人如何认识自己的历史,也关系着中国人如何决定自己的未来,此即「隆庆天下」的精神骨干。 永乐大帝驾崩时是六十五岁,在位二十二年,一生都在戎马中渡过,死前三年才正式发布北京为国都,他是中国历史第一位将国家防线推进到北方的人,他就是中国的长城,一生充满争议。 长城之辩的正反两方,是魏宽与方子敬,魏宽是虚构人物,书中他是永乐帝麾下的一名将领,象征了历史上被遗忘的一群人,史称「难童」。他们夹在两个世代之中,上有开国元勋,下有太平公子,从大都总决战,直到「北燕即将南归」,他们像燕子一样的南来北往,隆庆天下的背景与这批人的命运紧密相连,这是我故意将「燕王」的年纪写大的原因。 方子敬是谁?方子敬就是我的武侠世界里最伟大的侠客象征。 透露日后的创作方向,未来隆庆天下会有四个楔子,没有章节名字,但我私下都给它们取了名字,第一部楔子是「长城之辩」,第二部楔子称作「燕子与燕子的战争----保卫长城」,第三部楔子,则是「帖木儿大帝的烦恼」,第四部,也是最后一个楔子,叫做「北燕即将南归」。 长城是中国的产物,然而日本人也有他们的长城,朝鲜亦然,这是一个对比。唯有借用三国的民族史观,才能找到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面貌以及我们心里的矛盾与痛苦。事实上,我也很痛苦,因为我是一个偏左的自由主义者,每当我在描写某些历史场景时,几乎是在鞭打自己的灵魂。可是这是没办法的,因为我不只是一个自由主义者,我还是一个中国的自由主义者。这会是每一个与我思想相同的人,都不能回避的痛苦。 回到最初写的那个评论:「隆庆天下全部的故事,都是假的,但也是真的」。我不希望以假乱真,只希望从这个虚构的迷幻故事里,刻画出一个曾经属于中国的面貌。然而,任何史料上引用的偏差,都将引发学术上最严厉的指责,不过我们也不怕,因为这里有一位很好的历史顾问,那就是天骄兄,他的严密考据,恰能使「隆庆天下」更完整,从而能应付来自各方的可能质疑与挑战。 我敬畏历史,也敬畏历史上每一个真实的名字。在我的书中,真实历史人物都会以回忆的方式出现,这是我对那个时代表达崇敬的方式。 顺道一提,书里面其实还是有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不过在历史记载中,他当时已经死了。这个人是谁呢?他和永乐大帝也有关系,在永乐帝的戎马一生中,除了魏宽、崔风训这些「燕山八百死士」之外,永乐帝还有一位好友,这个人是朝鲜第一枭雄,他也是那句「争妍有李花」里面的那株「李花」。他会用朝鲜人独有的史观,向天下汉人发出怒吼。 绝世天骄恕在下直言,我觉得孙晓先生貌似不太认同中华民族的概念,或者说将汉族看成这个中华的代表,而有意排斥其他民族.这一点在隆庆2中就有所体现了,比如在写到反对异族侵略上,仿佛只是将以汉族为主体的宋朝作为中国,而把与宋为敌的辽,西夏,金,蒙古都看作了异国. 我觉得,无论长城落入谁手,从石敬瑭割幽云十六州(包括长城主段)给契丹,到后来金国,蒙古相继主导燕山山脉,但那威胁的仅仅是可以称之为中原王朝的汉族国家,并不是在威胁中国. 长城既然隆庆天下中被借喻禁锢,莫非是要探究中朝日三国的兴衰缘由? 其中又有辩论,那是要写矛盾冲突了?如此就真的一部好小说了 刚才搜了一下 争妍有李花这句话,竟然出自推背图,对这个没什么了解,不过金圣叹解释说此象主燕王起兵,李景隆迎燕兵入都,宫中大火,建文祝发出亡,那李花就是屡战屡败葬送50万大军的李景隆了啊,看来孙晓先生是想对历史再颠覆? 孫曉原本已经闭关了,但看到了这篇回复,必须要尽快说两句。 汉人本身其实是一个文化的观念,指的不是血统,当蒙古人征服北方时,消灭了契丹、征服了熟女真,统称他们为「汉人」,以区别「南人」,并将之融入在汉族的系统里,从此之后,许多出身中国北方的汉人,或多或少都有契丹族、以及游牧民族的血统,我甚至怀疑自己也有契丹血统。(我祖母姓边)。 属于历史的、文化的分歧,我们必须要用历史、文化的面向来思考。也就是说,种族的融合是历史缓缓推进的结果,使我们找到了一个称呼自己的符号。汉人的认同,正是由此而生,它代表的是构筑中国的哲学基础。 政治只会自欺欺人,历史与文化才是真实的存在。在北方征服的一千年里,是什幺构筑了中国一统的基础?是什幺力量在包容差异,在创造一个共荣共存的环境?答案很明白,维

文档评论(0)

sf1971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