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年级语文下册归类复习第三单元背诵达标检测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归类复习第三单元背诵达标检测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沉痛。
3、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关系:开头提出16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处母亲嘱付自己记住父亲的被难日,首尾呼应这样可以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就更加深刻,突出了家人永远忘不了这一天,又使得文章前后连贯。《一夜的工作》节选自作家何其芳的《回忆周恩来同志》。作者在文章中先简要交代了自己得以目睹总理工作的缘由,然后着重叙述了他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时的所见所闻,最后抒发了自己真切的感受。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囚歌》是我国著名爱国将领叶挺写于敌人狱中的一首诗,是一首用生命和热血写成的诗。蕴涵叶挺将军峻烈的正义感和挺进的人生观。《红岩》《狱中联欢》忠于革命事业面对敌人坚贞不屈著名爱国将领叶挺
5、爱国主义名言名句
1.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2.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3.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5.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于谦《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7.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8.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9.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10.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11.我爱(我的祖国 ),爱我的(人民 ),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 ),更无法(写作)。——巴金
12.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13.(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14.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陆游
15.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 吉鸿昌
16.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 陈毅
17.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 朱德
18.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 —— 海涅
19.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 冼星海
20.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获取答案的方法:1、先复制一份;2、在复件中按ctrl+A全部选中;3、将字体颜色全部改为黑色。4、谢谢,我全看到了。)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