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综述、意象、意境第一讲
古典诗歌鉴赏
综述
考纲要求: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目标:
总体上把握诗歌的分类及做题的入手思路及答题所用专业术语。
重点难点:
答题思路及专业术语的掌握
教学内容:
常见古典诗歌的分类
古诗按格律(体裁),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 古体诗(古诗、古风)与近体诗相对
特点:句数自由(四言古诗、七言古诗、杂言诗),字数、平仄、用韵、对仗自由。
体例: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行(《琵琶行》)、引(《李凭箜篌引》)、吟(《秦中吟》)
???? 近体诗(今体诗,格律诗)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
???? 1、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特点: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 ? 2、律诗特点:一韵到底,二、四、六、八字压韵(一可押可不押)、颔颈联对仗(首尾不论)
旧体诗:古典诗、词、曲(与新诗相对)
???? 词:小令(五十八字以内),中调(五十九字至九十字),长调(九十一字以上)
古诗按思想内容(题材),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一)写景诗(包括山水田园诗、即景抒情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而即景抒情诗,就是面对眼前情景有所感触而抒发某种思想感情的诗歌。
1.内容范围:一般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
2.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寄情于景;常运用白描、衬托。
3.分析重点:抓住景物特征。
4.山水田园诗的主题:
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5.即景抒情诗的主题:
①对大自然和祖国山河的热爱,向往自由
②羁旅愁思:仕途的失意、人生的坎坷、理想的幻灭
③表达爱情、闺怨、乡愁、惜春、伤春、闲适等。
(二)咏物诗
咏物诗,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1.题目特征: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
2.内容特点:借物咏怀,托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或体现诗人的闲情逸致;或表达诗人的宛转思绪;或抒发诗人对美好事物及幸福生活的向往。
3.写法上往往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4.分析角度:抓住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向。
(三)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结合一起,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情感,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1.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
①称颂、仰慕英雄,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悲叹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3.鉴赏方法:
①弄清史实、典故;②体会意图、感情;③品味技巧手法。
(四)边塞战争诗
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题目中常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2.基本主题:
①塑造守边将士的英雄形象,赞颂将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以大义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②以雄浑的笔墨描写边塞风光,抒写自己报国立功的壮志和宽广胸怀,或者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③借征战之事表现征夫对故乡、亲人或心上人的思念,控诉战争痛苦,对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予以辛辣的讽刺与委婉的劝谏:久居边关的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