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文学
施耐庵(公元1296~1370年之间)名耳。祖籍苏州。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35岁中进士,在杭州做过两年官,因为和当道权贵不合,弃官退居故乡,从事创作。后来迁居苏北淮安。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从》并谓罗本(贯中)为其门人,曾参加《三国演义》《隋唐志传》的创作。相传他参加过张士诚的农民起义,他生活在元明之际,目睹当时朝庭的黑暗、统治者的昏庸、政治的腐败、社会的不平,便作《水浒传》以抒写胸中的愤慨。卒于明洪武初,年约七十五。对其生平事迹,旧籍记载绝少,传说亦多参差。因此,这里只作简要介绍。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长篇小说。施耐庵作。作者在《大宋宣和遗事》及有关话本、故事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此书。全书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一百多名梁山英雄的形象,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反映了农民起义的正义性。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高度艺术成就。对明清的阶级斗争,特别是农民起义有巨大的鼓舞作用。对后来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小说、戏剧、民间文学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给予了很好的启示。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在现在浙江省义乌县西北)人。元末明初文学家。幼年家贫,常借别人家藏书攻读。元至正九年(1349年),被荐为翰林编修,借口父母年迈不就,隐居龙门山,闭门著述。明初,应朱元璋之聘到应天(今南京市),任江南儒学提举,给太子讲经,兼任顾问。后又历任修纂《元史》的总裁官、翰林院学士、国子司业、礼部主事等职。明朝当时的许多庙堂典册文字、开国功臣的神道碑等大部出自他的手笔,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洪武十年(1377年),因年老辞官还家。卒后追谥为文宪。他的散文善取法唐宋诸家之长,其内容深广,辞采丰富,闲雅从容,善于变化。他的传记文学最为出色,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塑造人物,笔致清修,生动自然。宋濂还著有寓言体散文集《燕书》及《龙门凝道记》,书中以一些生动的故事说明抽象的哲理,寓意深刻。 《送东阳马生序》赠序。明初宋濂作。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这是写给同乡晚辈马生的赠序。全文六百余字。文章先叙述自己青年时求学之难和用心之专,现身说法。然后联系马生求学的优越条件,从对比中自然得出结论,指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专心与否;最后赞许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对他的期望和勉励之情。行文如谈家常,极为亲切,毫无训人之感。文章结构严谨,内部联系紧密,语言自然亲切。写法上以记叙为主,有些地方适当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具体生动。如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奔走途中的艰辛,写同舍诸生的衣饰华贵等都采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叙述和描绘的同时适当穿插议论,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处州青田(今浙江省青田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政治家。元末进士,曾任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浙东行省元帅府都事等职。后弃官回乡,隐居青田山中著书立说,世称青田先生。后助朱元璋建明,是明朝开国功臣。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后为胡惟庸陷害,优愤而死,卒谥文成。刘基是诗文兼长的作家,诗歌古朴雄浑,散文奔放犀利。《明史》本传说他“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刘基的文学思想比较系统,特别强调文学的教化作用,主张“师古”,恢复汉唐时期的文学传统。著有《诚意伯文集》20卷。 《卖柑者言》杂文,选自《诚意伯文集》中的《郁离子》,元末明初刘基作。此文写于元朝末年,全文300余字,以寓言的形式,借一个虚构的卖柑人之口,痛快淋漓地揭露了元末统治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丑恶本质,抨击了那些窃居高位,穷奢极欲而又无所事事的达官贵人。文章不是通过正面议论,而是运用“比”的手法揭示中心。卖柑者以劣充优行骗谋利而又享有盛名,招徕顾客,正与统治者“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相同;卖柑者“赖是以食吾躯”,正与统治者“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坐靡廪粟”相同;柑子外表“烨然”而内瓤“干若败絮”,正与统治者俨然“干城之具”、“庙堂之器”却无所事事,腐败无能相同。作者正是以这种对比的手法,曲折而尖锐地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憎恶,仇视之情。语言辛辣犀利,运用了大量反问句,有如利箭连发,揭露深刻,抨击有力。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作家。据说他曾入吴王张士诚幕,有远大政治抱负。著有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三国演义》)、《隋唐两朝志传》、《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及杂剧《龙虎风云会》等。明代建立后,曾从事“稗史”的编写,后来长期南北游历,不知所终。其代表作《三国演义》是我国小说史上的里程碑。结构壮阔宏伟,严密而精细;塑造了400多个人物,个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