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说明: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题,占40分。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答题时,考生必须把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答题表或内答题卡上,答第Ⅱ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郑相应的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以下区域有明确界线划分出来的区域有
A.海南省 B.东北平原 C.自然带 D.热带雨林区
2.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3.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貌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4.形成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条件的变化 B.水分条件的变化 C降水稀少 D.地势高低变化
5.三大自然区中,人类活动最广泛、最深刻的是 A.东部季风区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C.青藏高寒区 D.三大区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一样广泛
6.下面各项中,适宜应用遥感技术的是
A.人口普查 B.森林普查 C.交通定位导航 D.确定某点高程
7.GIS的全称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球卫星导航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8—10题:
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
9.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A.平整土地 B.修水平梯田 C.深耕改土 D.造林种草
10.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贫困 D.环境恶化
11.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回答12—15题。
12.下面哪一条铁路线是山西煤炭外运专运干线
A.哈大线 B.陇海线 C.大秦线 D.宝成线
13.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
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
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
14.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 B.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C.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 D.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
15.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
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16—17题:
16.“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17.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18.东北地区不是我国重要的
A.商品粮基地 B.林业生产基地
C.畜牧业生产基地 D.商品棉基地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19—20题:
1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
20.“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