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ranslation History Lecture XV The Translation of Yang Jiang and Bing Xin I. The Translation of Yang Jiang 1. The Portraits of Yang Jiang 1.1 Brief Introduction of Yang Jiang 杨绛(1911- ),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生于7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 1.2 Experience of Yang Jiang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 1935年至1938年与丈夫钱钟书一同留学于英、法等国,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 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1.3 Works by Yang Jiang 剧本: 《称心如意》; 《弄真成假》; 《风絮》。 小说: 《倒影集》; 《洗澡》。 论集: 《春泥集》; 《关于小说》。 散文: 《将饮茶》; 《干校六记》。 1.4 Versions by Yang Jiang 《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 《小癞子》; 《吉尔·布拉斯》; 《堂·吉诃德》。 1.5 Stories about Yang Jiang 他们在最困难的时期,上海沦陷,钱钟书先生去了上海,回不去联大。当时,杨绛先生写的《弄假成真》在上海非常有名,有一次他们看完杨绛的戏,在回去的路上(当时钱钟书正在写后来影响颇大的《谈艺录》),钱说:我也要写一部长篇小说!杨绛马上赞成道:好!好!你赶快写吧!当时他们的生活很拮据!如果钱少教几节课,空出时间写书,可挣一些钱贴补家用。杨绛把保姆辞退,一个人担负做饭、洗衣服等家务,只为省点钱,少一份支出,这样钱钟书便可以少教些课,写长篇,以维持家庭生活;从另一个意义上讲,这是杨绛对自己的牺牲。我们不难理解,对于一个惜时如命的学者,这意味着什么。 于是钱钟书写出一段,讲一段;钱钟书笑,杨绛也笑,整部小说的艺术品位形成,这便是钱钟书惟一一部长篇小说《围城》的诞生。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写作背景是这样一种情形,它与杨绛的理解与支持是分不开的。 杨绛:政治运动虽然层出不穷,钟书和我从未间断工作。他总能在工作之余偷空读书;我“以勤补拙”,尽量读我工作范围以内的书。我按照计划完成《吉尔·布拉斯》的翻译,就写一篇五万字的学术论文。记不起是1956年或1957年,我接受了三套丛书编委会交给我重译《堂·吉诃德》的任务。 恰在反右那年的春天,我的学术论文在刊物上发表,并未引起注意。钟书1956年底完成的《宋诗选注》,1958年出版。反右之后又来了个“双反”,随后我们所内掀起了“拔白旗”运动。钟书的《宋诗选注》和我的论文都是白旗。郑振铎先生原是大白旗,但他因公遇难,就不再“拔”了。钟书于1958年进城参加翻译毛选的定稿工作。一切“拔”他的《宋诗选注》批判,都由我代领转达。后来因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和小川环树等对这本书的推崇,也不拔了。只苦了我这面不成模样的小白旗,给拔下又撕得粉碎。我暗下决心,再也不写文章,从此遁入翻译。钟书笑我“借尸还魂”,我不过想借此“遁身”而已。 1966年,杨绛、钱钟书先后被打成“牛鬼蛇神”双双接受“改造”。如果说是坚强构成了杨绛生命的支撑点的话,那么豁达则让她面对厄运不会选择逃遁。老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坚强和豁达,是对苦难的漠视和超越。因为先生学识渊博,阅历深厚,慧眼窥透人生,就是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也保持着一份少有的幽默。比如被迫剃了“阴阳头”,她会说:“小时候老羡慕弟弟剃光头……果不其然,羡慕的事早晚会实现。”她在磨难中直面人生,其豁达乐观的精神足以让人仰视。 杨绛先生一家三口,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钱钟书先生自不必说;杨绛也很独立,她的戏剧、翻译、小说都是非常优秀的;女儿钱瑗是一门学科(英文文体学)的创立者;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学者,在生活中又相互支撑,相守相助。学者的身份之外,杨绛女士是妻子、是母亲,她在生活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家三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问去作,但在最困难的时候,杨绛全部挑起负累,让丈夫、女儿集中精力做事情。这当中包括钱钟书病重和女儿钱瑗住院期间,她每天要去探望,当时钱钟书已经不能进食,她总要打各种各样的果泥、肉泥来为钱钟书改善营养,就连鱼肉也要用针一根根把刺剔除,而她自己倒可以“将就”! 1997年3月4日,杨绛的独生女儿钱缓不幸病逝。老年丧子是人生一大痛,杨绛甚是难过。更不幸的是,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仙逝。连续丧失亲人的痛苦压向杨绛先生,而她选择的寄托哀思的办法是:将读书治学作为人生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菲律宾结构设计规范NSCP chapter 1.pdf VIP
- 課程设计---四工位机床.doc VIP
- YAESU 八重洲 FT-8900R 四频段FM车载台 说明书.pdf VIP
-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VIP
- HG_T 4196-2011 化学试剂 十水合碳酸钠(碳酸钠).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湘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齐白石徐悲鸿备课岭南版.ppt VIP
- (高清版)DB32∕T 1702-2010 电力用户变电所运行规程 .pdf VIP
- 服装造型点线面.pptx VIP
- 十一自然资源配置.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