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验设计与建模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分析
习题 第一章
1.1 孟德尔豌豆试验
孟德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种开紫花的豌豆种和一种开白花的豌豆种结合在一起,第一次结出来的豌豆开紫花,第二次紫白相间,第三次全白。对此孟德尔没有充分的理由作出解释。后来,孟德尔从豌豆杂交实验结果,得出了相对性状中存在着显性和隐性的原理。虽然还有不少例外,但它仍然是一个原理。孟德尔根据自己在实验中发现的原理,进一步做了推想。他认为决定豌豆花色的物质一定是存在于细胞里的颗粒性的遗传单位,也就是具有稳定性的遗传因子。他设想在身体细胞里,遗传因子是成双存在的;在生殖细胞里,遗传因子是成单存在的。例如,豌豆的花粉是一种雄性生殖细胞,遗传因子是成单存在的。在豌豆的根、茎、叶等身体细胞里,遗传因子是成双存在的。这就是说,孟德尔认为可以观察到的花的颜色是由有关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如果用D代表红花的遗传因子,它是显性;用d代表白花的遗传因子,它是隐性。这样,豌豆花色的杂交实验,就可以这样解释:
红花×白花
(纯种) DD dd(身体细胞,遗传因子成双存在)
↓ ↓(杂交)
D d(生殖细胞,遗传因子成单存在)
\ /
Dd(杂交) 自交 Dd
DD Dd dD dd
红花因为杂种的遗传基础物质是由D和d组成的,因此,它的后代(子2)就可能出现白花(dd)了。
这就是说,隐性的遗传因子在从亲代到后代的传递中,它可以不表现。但是它是稳定的,并没有消失。
遗传单位,叫做基因。研究基因的科学就是遗传学。基因学说就是现代遗传学的中心理论。很清楚,基因概念是孟德尔在推想中提出来的,虽然当时他并没有提出“基因”这个科学名词。
孟德尔认为遗传单位(基因)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一个显性基因和它相对的隐性基因在一起的时候,彼此都具有稳定性,不会改变性质。例如,豌豆的红花基因R和白花基因r在一起,彼此不会因为相对基因在一起而发生变化,在一代一代的传递中,D和d都能长期保持自己的颜色特征。孟德尔的结论正好跟长期流传的融合遗传理论相对立。
融合遗传理论是怎么回事儿呢?它的基本论点是:遗传因子或遗传物质相遇的时候,彼此会相互混合,相互融化,而成为中间类型的东西。根据融合理论来推理,甲和乙杂交,就会产生出混血儿,甲的遗传因子和乙的遗传因子,都变成了中间类型的东西。好比两种液体混合在一起似的,亲代的遗传因子都因为融合而消失了。根据融合理论来推理,豌豆的红花遗传因子D跟白花遗传因子d在一起的时候也就会融合成为新的东西,D和d都不再存在了。显然,融合理论是错误的,因为它没有科学事实的支持。它只是一种推测和猜想,不能解释所有的表现不同的遗传现象。然而中间类型是有的。这是相对的基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性状,基因本身并没有改变。例如,红花的紫茉莉和白花的紫茉莉杂交,子一代的花是粉红色的。可是子二代,这些粉红色茉莉的后代,却有三种不同的性状:粉红花、红花和白花。
从这里也可以看到,现象和本质虽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不能简单地把现象和本质等同起来。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还是闭花受粉,也是豌豆花在未开放时,就已经完成了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1.2 比较植物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生长速度
试验的目标 植物的生长速度的快慢
因素及其试验范围 不同的生长条件为因素,如,阳光、水分、空气、土壤……
响应 结果为试验的生长速度
试验误差 如,温度的细小误差,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干扰,空气湿度……
区组 设立多的区组,可以使试验更加精确
随机化 随机化试验顺序
重复 重复多次试验,减小误差
统计模型 建立统计模型,估计实验结果
追加试验 追加试验,减小误差
试验的组织和管理
1.6 为研究纸张的抗张强度与纸浆中硬木的比例的相关性,现根据十次试验得到如下数据:
抗张强度 160 172 176 182 184 183 188 193 195 200 硬木比例 10 15 15 20 20 20 25 25 28 30 用一阶线性模型拟合x与y的数据;
检验(a)中线性模型的显著性;
画出残点图。
解:
(a)
=38785/4684=8.28
=11.07
得一阶线性模型为:y=8.28x+11.07
(b)
=0.964
F=214.961
=11.26
由于11.26214.961 拒绝原假设 产生显著性影响
(c)
1.7 加权最小二乘误差平方和 Q=
即可得出为如题方程组的解
1.8 数据如下:
y X1 X2 26 1 1 25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试题2(封下采上)分析.doc
- 试验员技能模拟题分析.doc
- 试验室管理制度内容分析.doc
- 试验室制度宣贯-分析.ppt
- 试验检测报告结论用语分析.doc
- 试验监理程序分析.doc
- 试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证书和测试报告确认表(公司范本)分析.doc
- 试验知识考试题分析.doc
- 试验设备操作规程分析.doc
- 试验设计(正交法)分析.ppt
- DB37_T 5106-2018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OCR).pdf
- DB37_T 5172-2020 钢筋混凝土综合管廊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OCR).pdf
-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数学 专题突破练8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ptx
- DB37_T 4384-2021 混凝土桥梁有效预应力无损检测技术规程(OCR).pdf
- DB35_T 1433-2019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检测技术规范(OCR).pdf
- DB13(J)63-2011 河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OCR).pdf
-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数学 专题突破练22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pptx
- DB37_T 2366-202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OCR).pdf
-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数学 第1讲 计数原理.pptx
- DB37_T 2367-2022 《回弹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OCR).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