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十章民族关系、外交事业和国防建设解析
思考:海疆,即是主权国家的领海,沿海国家的海洋国境。近代以来,中国海疆和海防历史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衰败与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鸿胪寺卿黄爵滋陈六事疏》(1835年) (1)指出材料一所提示的问题。从海权和海防的角度看,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 (1)指出材料一所提示的问题。从海权和海防的角度看,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 问题:军队腐败,武器落后,海防废弛 后果: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侵香港岛,强迫上海等五口开埠;美国通过《望厦条约》取得兵船任游开埠港口“巡查贸易”;中国海防洞开,领海主权遭到破坏。 * 第九章 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 一、共同发展的原因 二、共同发展的表现 一、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的原因 1.正确的民族政策和原则: 2.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概念、表现、意义) 4.人民政府重视和支持 5.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 6.广大干部、技术人员和各族人民的努力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共同发展繁荣 二、共同发展的表现 1.政治: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经济: 3.文教:建立各级学校 农业: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 镇企业 工业: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1.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的方式是 A.通过武装斗争,打击各种反动势力 B.通过各种群众运动推翻落后的制度 C.通过各族人民支持推翻反动势力 D.通过和平方式废除剥削制度 2.中央政府为实现民族平等,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的重要政治制度是 A.进行民主改革 B.进行土地改革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实行改革开放 3.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其内容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D.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一步发展民族经济的主要措施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 C.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革开放 D.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持 5.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这里的“新”指的应是 ①社会制度②地理环境③政治制度④生产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6.党和政府根据少数民族的意愿,领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A.区域自治 B.没收官僚资本 C.实行“三大改造” D.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 7.当今世界民族矛盾突出,而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始终保持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坚持了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③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④少数民族缩小民族差异的方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中共和人民政府对藏、傣、彝族地区改造方式与内地不同,采用协商的办法,把土地分配给各族人民使用。其根本原因是 A.所属民族不同 B.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 C.所处的社会阶段差异 D.思想文化水平差异 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最突出的变化是 A.各种形式的社会经济建立、发展 B.人民政府给予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持更大 C.改革开放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广泛推广 D.大部分地区已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1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快,其原因不包括 A完成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大批援藏干部和技术人员对当地发展作出贡献 C.国家进一步落实民族政策实行改革开放 D.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地方工业 第十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和国防 第一节 外交事业 一、建国到50年代中期 二、60年代 三、70年代 四、80—90年代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1949—50年代中期) 1.国际环境 2.外交政策和基本方针 3.外交成就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削弱 (2)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3)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4)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5)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国际环境 有利 不利: 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孤立 外交政策: 外交方针: 扩大影响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不至于孤立无援 一边倒 巩固新政权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