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黃佶中国学界和媒介应该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传播观
中国学界和媒介应该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传播观
黄佶(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0241)
摘要:
在涉及是否要将“龙”由dragon改译为Loong这一问题时,不少学者存在着错误的观点,有的学者面对自己通过实际测试得到的数据,仍然努力去推演出相反的结论,并在中国顶级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了论文。新闻媒介也存在一些令人费解的做法,例如在讨论是否应该重新翻译“龙”时,新华网建立了专题“美国人反对重新翻译龙说明了什么”。笔者完全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在翻译“龙”这一自己民族特有事物的名称时必须考虑美国人的反对。在翻译中国特有事物名称时存在的种种争议,反映了中国学界和媒介在跨文化传播上还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转变观念,增加自信,否则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工作是难以顺利进行的。
关键词:传播学,跨文化传播,翻译,中国社会科学,新闻媒介,新华网
序言 1
一,不少学者反对重新翻译龙,反映了对外传播工作中的错误观念 3
二,面对明确的定量测试结果,仍然强行推出相反的结论 5
三,不了解龙和dragon之间的差别,国家级新闻社记者出洋相 13
四,最奇怪的事情:新华网建立专栏“美国人反对中国龙更名说明什么” 14
五,反对重新翻译龙的根本原因:面对西方世界时心存自卑 19
六,反对“京剧译为Jingju”的理由都站不住脚 20
七,中国宇航员的专用英文词汇taikonaut为什么难以在国内普及? 23
八,“大屠杀”应该怎么翻译? 25
结束语 26
序言
2005年,北京奥运会在选择吉祥物时,呼声最高的龙落选了,原因是龙在英语里被译为dragon,而dragon(可以音译为“杜拉更”)在欧美等广大地区被视为恶魔,是邪恶的象征。西方时政漫画家用dragon象征几乎一切我们可以想象到的反面事物:各国自己的敌人(如纳粹德国(图1)和恐怖主义组织)、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环境污染、疾病、工作中的困难等等。
在中国,龙象征着力量和吉祥,龙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全球十几亿华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既然龙译为dragon不妥,那么就重新翻译好了。在翻译一国特有事物名称时,最简单的办法是音译,如同大量外国事物进入中国时一样;龙的最现成的音译法是Loong,海外华人早已把自己姓名中的“龙”字音译为Loong,例如著名功夫影星李小龙的英文名之一是Lee Siu Loong。据笔者考证,早在1817年,英国外交家在中国游记中描述龙王庙时,就已经把“龙”音译为Loong。
重新翻译龙这件事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但中国很多学者坚决反对重新翻译龙,一些官方新闻媒介也坚持使用不妥当的原译法,真是令人费解。这种现象不仅见于龙,也见于其它中国特有事物,例如京剧等。本文对这些学者和媒介的观点及做法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希望有助于搞好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工作。
图1,海报:Poland fights Nazi Dragon, Polish War Relief(波兰勇斗纳粹恶魔)。
作者: Arthur Szyk,创作年份:1939年。
一,不少学者反对重新翻译龙,反映了对外传播工作中的错误观念
新民晚报记者报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黄瑚认为,Dragon用了那么多年,即使它有贬义也已经变了,“如果现在更改翻译而造成沟而不通的话,不是很好。”
笔者相信,如果黄瑚教授看到西方报刊上的政治漫画在用dragon象征恐怖主义、通货膨胀、艾滋病、气候异常变化等一切坏的事物,可能就不会再认为dragon的“贬义已经变了”。把龙译为dragon虽然不存在“沟而不通”问题,但存在更严重的“南辕北辙”问题;把龙译为Loong一开始的确可能发生“沟而不通”的问题,但考虑到连中国小朋友在“披萨”、“汉堡”和“热狗”等新词汇面前都没有发生“沟而不通”的问题,外国成年人发生这一问题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人民日报记者报道: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龚文庠认为改名并无必要。首先,尽管dragon与中国龙之间的确存在着误读,但是任何词汇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下才具备自己特殊的意义。Dragon作为中国龙的翻译已经存在很多年了,贸然用一个新的词汇代替,只会引起更复杂的误读问题。第二,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通译性,两种文化之间没有完全的对等语。创造一个词汇,继续加以阐释,也不可能完全消弭这种不对等性。他认为,消除不同文化之间误读的最好办法是增加直接的交流和接触,随着对中国文化了解的加深和熟悉度的加强,这种文化误读是可以逐步消除的。比如中国的饺子,很多人习惯翻译成dumpling,而熟悉中国文化和饮食的外国朋友更青睐于说jiaozi,我们并没有必要为饺子改英文译名。
笔者认为龚教授的观点是值的商榷的。
龚教授一方面承认“dragon与中国龙之间的确存在着误读”,但同时又以“贸然用一个新的词汇代替,只会引起更复杂的误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CB6.0操作手册.pdf VIP
- 省级优秀课件小学红色文化主题班会《红色交通证》.pptx VIP
- 《车间质量培训》课件.ppt VIP
- 第八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ren体彩绘教学幻灯片.ppt VIP
- AP微积分AB 2014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Calculus AB 2014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delem DA61操作手册(中文).pdf VIP
- 新疆叶城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 VIP
- 学堂在线 临床中成药应用 综合考试答案.docx VIP
- 离心泵与.ppt VIP
- 《离心泵.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