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6、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3、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例如: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宁死也不出卖党组织,最后英勇牺牲; 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物欲、生命、义三者之关系 万钟诚可贵, 生命价更高; 若为本心故, 二者皆可抛。 归纳文言词汇 一、一词多义 1、与 通“欤”,语气词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给 例句:呼尔而与之 2.而 连接两个动作,承接连词 例句:蹴尔而与之 转折连词,却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于 比 例句:所欲有甚于生者 对于 例句:万钟于我何加焉 4.是 这种 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种作法 例句:是亦不可以已乎 5.得 得到,拥有 例句:二者不可得兼 通“德”,感激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6.尔 助词 例句:呼尔而与之 代词,你 例句: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7.为 为了 例句: 乡为身死而不受 做 例句: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二、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 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通“欤”,语气词。 5.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三、古今异义 1.例句: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钟 古义: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2.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 古义:代词,这种 今义:判断动词,是 四、词类活用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名词作动词?。??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例句:鱼,我所欲也。 “也”,判断句标志。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 2.省略句 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 “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 译文: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六、虚词 之: 助词 行道之人弗受 此之谓失其本心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代词 呼尔而与之 人皆有之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的 宾语提前,这 不译 他 指羞恶之心 指不辨礼义而受之这件事 2、于:介词 所恶有甚于死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表示比较,比 表示对象,对、对于 3、为: 介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动词: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故不为苟得也 为了 为了 做,接受 做 4、则:连词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表示假设,如果 表示结果,就 而:连词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呼尔而与之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表示并列,不译 表示转折,却 表示修饰,不译 表示承接,就 表示转折 表示承接,就 1.给下列加色字注音 所恶( ) 一箪食( ) 一豆羹( ) 蹴( ) 苟得( ) 不屑( ) wù dān gēng cù gǒu xiè 课堂练习 2、指出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①乡为生死而不受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④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乡”通“向”;从前。 “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 “与”通“欤”;语气词,无实义。 “辩”通“辨”;辨别。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色的字词。 ①二者不可得兼( )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③此之谓失其本心( ) ④贤者能勿丧耳(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华民族一家亲》完整版课件部编版.ppt VIP
- 2025年档案职称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2025-202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绝对完美版).doc VIP
- GJ_B 6633-离心级联核材料实物盘存技术要求.pdf VIP
- 2024湖南常德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招聘综合窗口人员16人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松下摄像机HC-X1500GK使用说明书.pdf
- 汽车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二版)答案(全).pptx VIP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教学反思.doc VIP
- 2024新译林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全一册全部教案(共34课时).docx VIP
- 二下数学混合运算看图列综合算式专项题型练习(含答案12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