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黃龙病症状
预防柑橘黄龙病柑橘黄龙病又叫黄梢病,它不仅使叶片转黄,还使柑橘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病情严重时会使根系腐烂,甚至会造成整片橘园被毁,是柑橘管护中的重要防治对象。 症状表现:黄龙病的典型症状有3种,即黄梢型黄龙病、黄斑型黄龙病和缺素型黄龙病。 黄梢型黄笼病的症状表现是:在病树外围部分枝条或树顶的新梢叶片不转绿而呈均匀的黄化,多发生在初发病树和夏秋梢上,叶片呈均匀的淡黄绿色,且极易脱落。黄斑型黄龙病的症状表现是:患病新叶转绿后从叶片基部、叶脉附近或边缘开始褪绿黄化,并逐渐扩大成黄绿相间的不均匀的斑块,在春、夏、秋梢上均有发生。缺素型黄龙病的症状表现是:开花多、结果少且小而畸形,病叶小,叶片的主侧脉绿色,而脉间叶肉呈淡黄或黄色,类似缺乏锌、锰、铁等微量元素的症状。 发病规律:黄龙病的病源是类菌原体,主要通过苗木调运和带病接穗进行远距离传播,使无病的橘园成为病区。 柑橘园内主要通过木虱和其它传病昆虫(如橘蚜)进行传播。其发病率和病情轻重与许多因素有关:柑橘园内病树多、木虱量大时,黄龙病的发生量就大;幼树易感病,中成年树较耐病;树势强的抗病力强,树势弱的易感病;春梢发病轻,夏秋梢发病重;柑、橘、橙、柚类均可感病,但柑橘等耐病力弱、感病后衰退快,而柚类、橙类耐病力较强。 对柑橘黄龙病,至今尚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能彻底治愈。对其防治,只能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主要防治措施有: 1、加强苗木检疫,防止病原侵入和外输,杜绝病穗、病苗和病果进入新种植区和无病区。 2、建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壮苗。 苗圃地应选择在无病区、隔离条件好的地区,或实行塑料棚隔离封闭式育苗。砧木种子应采自无病树,播种前进行热水浸泡处理,即将种子浸入50℃左右的热水中5分钟,捞出后再浸入55℃左右的热水中50分钟。也可用1000倍的盐酸四环素或盐酸土霉素浸泡2小时。接穗应取于无病母树,最好是采自无病区,在嫁接前用1000倍的盐酸四环素浸泡1.5小时,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嫁接。 3、及时防治虫害,消灭传播媒介。①做好冬季清园。杀灭越冬期的木虱,这是全年防治的关键。②在春夏秋梢抽发整齐时,用40%水胺硫磷乳油800倍液、5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喷杀木虱。③在1/3以上的新梢上有蚜虫发生时,用50%马拉硫磷乳油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4、尽快挖除病树,减少病菌来源。在每次嫩梢转绿后,要认真全面地检查每一棵树。一旦发现病株,要尽快挖除,不留残桩,并将其运至橘园外的空隙地烧成灰烬。橘园丙应做到品种一致,及时摘除零星枝梢,使抽梢整齐,以减少产卵场所。砍除已失去结果能力的衰弱树,减少病虫源。 5、及时注射药剂,降低危害程度。对初发病的结果树,用1000倍液的盐酸四环素或青霉素注射树干,对黄龙病有一定的抑制和防治效果。 6、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对幼龄树,在生长季节的4~8月份,每月施一次稀薄水肥,年施肥4~6次。对结果树,每年要施好萌芽肥、稳果肥、壮果肥和采果肥。同时要科学地进行水分管理,要保证水分及时、充分供应。否则,水分过多或湿度过大,会造成烂根和出现脚腐病,严重时还会死树;水分过少或严重缺水,会使植株萎蔫,生长势转弱,甚至死树。提问者评价谢谢!柑桔沙糖桔叶子发黄,黄龙病、黄化病防治:柑桔黄龙病在枝、叶、花、果及根部均可显症,尤以秋梢症状最明显。发病初期,部分新梢叶片黄化,出现“黄梢”,黄梢最初出现在树冠顶部,后渐扩展,经1-2年后全株发病,春梢症状多出现在叶片转绿后,先在叶脉基部转黄后部分叶肉褪绿,叶脉逐渐黄化,叶片现不规则黄绿斑块,且有淀粉积累现象。夏梢症状多在嫩叶期不转绿均匀黄化,叶片硬化失去光泽,似缺氮状;有的叶脉呈绿色,叶肉黄化,呈细网状,似缺铁症状;有的叶上出现不规则,边缘不明显的绿斑。老枝上的老叶也可表现黄化,多从中脉和侧脉开始变黄,叶肉变厚、硬化,叶表无光泽,叶脉肿大,有些肿大的叶脉背面破裂,似缺硼状。芦柑的叶片初期表现花叶症状。新梢上的叶片黄化不久即脱落,老枝上的病叶多在未完全变黄以前脱落。发病中期,即新梢生长后期,叶片叶脉及沿脉附近的组织变绿色;叶肉变黄,黄化轻微的似缺锰状,严重黄化的,似缺锌状。后期,新梢抽出困难,叶片症状较中期严重,大部分落叶。枝条由顶端向下枯死,病枝木质部局部或全部变为橙玫瑰色,最后全株死亡。病树翌年春季提前开花,花小畸形,结果少,果实畸形,果小似乒乓球,着色不均,果蒂附近着色,俗称“红鼻子果”,果实味酸、品质极差,是识别黄龙病的最主要典型症状。根部症状主要表现为根的腐烂,其严重程度与地上枝梢相对称。枝叶发病初期,根多不腐烂,叶片黄化脱落时,须根及支根开始腐烂,后期蔓延到侧根和主根,皮层破碎,与木质部分离。据中南农业科技开发研究所果树黄龙病科研室专家介绍,黄龙宝专用药肥富含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