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星堆
带有H字符的青铜人像(复制品)。
“三星堆”听起来只是一个“堆”,其实它是古蜀国文化的重要遗存。在这次“三星堆古玉石文化研讨会”上,几位专家提出了“中华文明受到古蜀国文化关键影响”的论述,会议的组织者钟鸣更是强调有必要“重写文明史”。
1 三星堆最早有文字?
一些与会者相信,夏的开国者大禹就出自绵阳北川。他的名字和“蜀”一样,都与“虫”有关,古蜀王“蚕丛”的名字也说明了“虫”曾经是蜀人的图腾。这样的观点在学术界并不罕见。如今,钟鸣把这个观点继续向前推演,认为在古蜀国和中原文化的相互影响中,古蜀国处在优势的地位。他甚至将夏文化与古蜀文化合在一起,称作“夏蜀文化”。
钟鸣表示,“中华文明五千年”没法避过夏的问题,但关于夏文明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直没有定论,我们甚至不知道夏代的文字是什么样的。钟鸣表示,现在考古研究者还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他们把“宝”押在位于中原的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上,结果在这里也没有发现文字。但是,他们却在三星堆发现了文字,只是“文博界”始终没有承认这一点而已。钟鸣认为,在三星堆二号坑青铜C型人首额头上,有个“H”符号。有些民间研究者认为,这个符号其实就是“风”姓氏的异体字,也就是“尧教化及雕题蜀越”中之雕题人的文字。所谓“雕题”,就是额头上刻字者。钟鸣还表示,专业考证的三星堆的时代上限比夏代早了700多年。从玉器上比较,同时期的三星堆玉器比二里头的玉器精美多了,说中原文化影响了古蜀国,就好比1000年后的人说伊拉克的科技影响了美国一样,是站不住脚的。
2 玉上自有“蝌蚪文”?
与会的北京大学汉语言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保亚表示,在以殷墟为中心的中原地带一直没有发现图画和文字并存的前文字状态,但在三星堆文化的玉器上却出现了图画文字并存的前文字状态。
也有学者认为三星堆的“玉石文字”受甲骨文的影响,陈保亚认为这种说法会遇到困难,因为三星堆文化的“玉石文字”还处于图画和文字并存阶段,在形态上比甲骨文要早,或者说要原始。
在他看来,三星堆文化的“玉石文字”可能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它是当地民族语言的原生记录形式,类似现在的彝族的彝文、纳西族的东巴文或哥巴文,一直在中原文化之外存在,直至消亡;另一种可能性是,它是甲骨文的早期形态,后来进入了夏文化,并到了商人的手中,这种方法更加成熟,出现了甲骨文。他指出,后一种可能性更进一步肯定了夏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蜀夏文化”。
当然,这段看起来有“循环论证”之嫌的观点需要证据的辅佐。不过,这些证据基本上都是“民间收藏”,真伪难辨。
而钟鸣甚至拿出了更“爆炸性”的“证据”———三星堆发现了“蝌蚪文”。有一种民间流传的所谓“岣嵝碑文”(也叫禹王碑)。一些民间学者认为其上的文字就是蝌蚪文,也就是夏的官方文字。但此碑已经湮灭,无可考证。而钟鸣认为,在厦门陈氏所收藏的这批三星堆玉石器中,有枚高49.5厘米的玺印,就是“大禹”家族使用的玺印。
印的底部有四字,对照清代马骕所编《绎史》中刊布的岣嵝碑文,笔划头粗尾细,委曲蜿蜒,均为标准的蝌蚪文。柱体两侧,座四面均有和蝌蚪文完全不同的书体,钟鸣表示这是传说中夏朝文字混合性的呈现。这枚玺印也并未得到学术界的承认。
对于“古蜀文化造就中原文字”的说法,三星堆文化的“传统”研究者之一,四川省文学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黄剑华表示,古蜀国文化和中原文化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原的影响大一些。在三星堆遗址里发现了一些中原的青铜尊、罍等青铜器,说明了中原文化对古蜀国文化的影响。
当然,古蜀国对于中原文化还是有影响的,比如禹就是从西羌来到中原的;而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负责人、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中原文化影响三星堆文化没有总是这是客观事实,有很多资料你都可以看……”
3 三星堆文字缺确证
一直从事古文字研究的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博士王弘治表示,之所以说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因为它和以后的金文、篆书、隶书等可以形成完整的系统,有着清晰的发展规律,而之前的文字找不到这样的规律。甲骨文确实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至于中国“真正最古老”的文字是什么,学术界有几种说法,有人支持山东龙山文化的“丁公陶文”;有人支持金沙遗址黄金权杖铭文;还有人支持江苏高邮“龙虬庄”陶文。对于如何判断是否是文字,有两条标准:第一要抽象化,不能太像图画了;第二要连在一起,不能单摆浮搁。所以那个所谓的“风”字不能算文字。前面提到了三个发现都基本符合这两个标准,即使如此学术界仍有不同意见。总的来说,钟鸣把甲骨文的源头放在三星堆失之偏颇。更重要的是,王弘治表示,二里头文化遗址确实没有发现真正的“文字”,但三星堆也没有确实的证据有文字出土。
至于作为“学术论据”的“民间”三星堆文物收藏,王弘治表示那确实可能是假造的。难道真的有人会假造古文字吗?“这种情况太多了。”王弘治说。比如青铜器上就有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