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CB201100-中國西部迭合盆地深部油气复合成藏机制与富集规律.docVIP

2011CB201100-中國西部迭合盆地深部油气复合成藏机制与富集规律.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2011CB201100-中國西部迭合盆地深部油气复合成藏机制与富集规律

项目名称: 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复合成藏机制与富集规律 庞雄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1.1至2015.8 中国科学院 教育部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五年预期的具体目标包括: 1. 阐明叠合盆地深部油气成藏条件与浅部油气成藏条件的差异:阐明叠合盆地深部和浅部地应力场、流体动力场和地温场的差异及其对油气成藏和油气分布的影响;阐明深部和浅部油气成藏条件,包括生、储、盖、运、圈、保等地质要素的异同及其对油气成藏和油气分布的影响;从油气成藏的动力学机制分析和模拟中建立深部和浅部油气成藏边界划分标准。 2. 揭示叠合盆地多期构造过程叠加与深部油气生成演化机制:建立深部地层在埋深演化过程中多期构造作用的判别标准;重建关键构造变革时期地层埋藏史及其相关的地应力场、流体动力场和地温场;揭示深部复杂油气藏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主要来源并评价它们的相对贡献量大小。 3. 揭示叠合盆地深部有效储层的成因机制并建立预测模式:通过典型实例剖析深部有效储层,主要包括构造裂缝储层、溶蚀孔洞储层、成岩裂隙储层、生物礁滩体等特殊储层的孔隙类型特征及发育序列,探讨多因素联合作用下的多类型孔隙的形成和演化机制和发育模式;揭示深部有效储层的地质-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并研发配套的探测技术。 4. 揭示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多源多阶段多动力复合成藏机制:搞清叠合盆地深部的油气成藏条件和成藏环境;揭示叠合盆地浅部形成的油气藏对深部油气成藏过程的叠加效应以及深部油气藏形成后对浅部形成的油气藏的复合作用;阐明深部地层埋藏过程中多来源成藏、多阶段成藏和多动力成藏的复合叠加机制;建立深部油气复合成藏的地质模式与预测方法。 5. 建立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富集规律并预测勘探方向与资源潜力:阐明叠合盆地深部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主控因素;揭示各主控因素在空间上、时间上和动力机制上的匹配控藏模式;研发叠合盆地深部要素匹配控藏模式的应用软件。通过实际应用指明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勘探的有利方向与资源潜力。 6. 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并保障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勘探可持续发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和交流,培养一支从事我国叠合盆地深部油气藏勘探研究的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团队,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高质量科学论文120篇(高水平SCI检索刊物论文60篇,核心刊物论文60篇),出版专著2部。 三、研究方案 (一)总体学术思路 本项目围绕“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复合成藏机制”这一核心问题, 图5.1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复合成藏机制与富集规律研究技术路线 1. 技术路线:通过正演模拟和反演追溯两种基本途径揭示叠合盆地深部油气藏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从油气成藏的盆地动力学背景和已知油气藏解剖出发,沿着油气成藏过程的动力学研究和对已发现油气藏特征的精细解剖两种途径,实现对深部油气藏形成条件、动力学过程特征及分布规律的整体认识,侧重对深部多源多阶段多动力机制复合成藏过程及其控油气规律的研究。 2. 研究的切入点:从多期构造变形和深埋演化过程两个关键环节入手,研究深部高温压场和多相态流体场演化;从深部多因素的联合作用过程分析入手,揭示深部多孔隙类型的发育序列及成因机制;从多元油气生成演化机制与潜力、有效储层成因机制与分布、油气分布主控因素与时空配置关系研究入手,阐明深部油气藏分布发育规律。 3. 方法手段:通过野外考察、地质分析、典型实例剖析和油气成藏定量(物理/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油气成藏过程的复合叠加机制、阐明深部油气富集规律。通过剖析已发现的深部油气藏,反演追溯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的过程与特征。采用高分辨率地震、分子标志物绝对定量、同位素和包裹体定年、特殊非烃组份参数等最新技术,综合研究油气藏的地质特征,确定它们的成藏期次、油气来源、油气充注途径、主要源灶相对贡献。 4. 研究区选择:以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为重点、对目前发现的油气富集区带和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油气藏进行深入细致的解剖,从点到线、由线及面,自面入体,实现对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复合成藏机制的整体认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为典型的复杂叠合盆地、两者差异大,多年的油气勘探积累了大量资料、目前深部勘探难度大、科学问题比较明确,它们的深部剩余资源约占西部叠合盆地总量的85%以上。这两个盆地的剩余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北中新生代前陆盆地的深部构造圈闭、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古生界及准噶尔盆地腹部中生界的深部岩性地层圈闭中。选择它们重点研究,有利于实现项目研究的科学目标和国家目标。 5. 成果检验与应用:基于新的认识和新的成果对西部叠合盆地深部领域开展油气藏分布规律和综合预测研究,指明最有利的勘探方向和勘探区带。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提升,形成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油气藏勘探理论和相应

文档评论(0)

df9v4f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