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富”女能顶半边天.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富”女能顶半边天.doc

“富”女能顶半边天   广西上思县有这样一群妇女,她们在改革开放的经济浪潮中,勇立潮头,不甘人后,奋力拼搏,多渠道地实现创业致富,成为当地的经济强人和“富”女。   养蛇“富女”梁线娇   跟几千条蛇朝夕相处,赤手空拳抓起几条水律蛇在手中像玩杂耍一般,面对连普通男人都不敢接近的巨毒眼镜蛇却无所畏惧,还能在2米高的蛇仓墙上来往走动自如,这就是上思县国企下岗失业女工、现任上思县政协委员梁线娇。   梁线娇原是国有企业上思县药材公司职工,2006年因企业改制下岗失业,当时她已步入不惑之年。在调整好心态后,她不等不靠,在县城的环城西路承租一个铺面开办了个体煤气经销店。2008年秋,她又瞅准市场商机,自筹20多万元资金,在上思县那琴乡龙楼村,租赁一片荒山坡创办了当地唯一一家养蛇场,目前存栏水律蛇、眼镜蛇等各类蛇种近3000条,生产总值50多万元。   创业成功的背后,梁线娇付出了许多艰辛。蛇场刚建成,她与100多条母蛇、400多条小蛇朝夕相伴。“当时只有我一个人干,从没见过这么多的蛇,别提多害怕!”回想当初养蛇,梁线娇感触甚深。不敢抓蛇,她就拿长竹棍去挑;不敢走墙头,就拄着棍子走。蛇仓四周均建有2米高的围墙,围墙上只有一块砖头的宽度。没有经验的人,爬上围墙两腿都不敢站立,更别说行走了。“在这墙上我每天要走4趟,每趟忙活1个来钟头。”梁线娇告诉笔者。一次因不小心,她从墙上摔了下来,医治了10来天。   摔跟头对梁线娇来说还是小事,看着小蛇一条条病死才让她心痛。400条水律小蛇刚买来饲养不久,突然患上了肺炎,而且传染极快。缺乏经验的她,急得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一条条水律蛇死去,最后只剩下32条,我都急哭了,也想放弃了。”但要强的梁线娇,咬紧牙关挺了下来。白天照顾蛇,隔几个钟头去观察一次,晚上还挑灯看书找治蛇“良方”,那些日子,她熬瘦了一圈,原来70来公斤的体重一下子降到了60公斤。   “开始喂眼镜蛇的时候,当人一靠近,它们马上立起‘Z’字形的身子,鼓着扁大的脖颈,舌头忽闪忽闪,还发出‘呼呼’响声,真吓人。”梁线娇活灵活现地比划着。一遇到蛇闹“脾气”时,她就静静地与蛇对视一阵子,待它们情绪平稳下来后再打理它们。这样,她渐渐地培养起了人与蛇之间的感情,很快实现了“零距离”接触。当她把喂蛇的小鸡放在蛇仓门口的时候,蛇便蠕着身子慢慢地出来吃,不再攻击她了。如今,她与蛇已成了好朋友、好伙伴。   随着养蛇规模的逐步扩大,她的儿子和儿媳妇也分别当上了养蛇工。如今她一边发展养蛇,一边继续经营煤气店,带动家庭成员和亲友就业6人,年创纯收入近20万元。去年9月,她还开办了一个养蛇培训班,免费为10多名中年妇女传授养蛇技术,组织她们到自己的养蛇场跟班实习。她表示要为有志发展养蛇的妇女提供蛇种和提供养殖技术,让山村的蛇场越办越多,生意越做越红火,共同实现创业致富。   养牛“富”女王飞朝   王飞朝,一位瘦弱的女子,干事业与男人相比却毫不逊色。她下岗失业后,多方筹钱买车跑客运,后来再办养牛场,被人们誉为“牛司令”。   1989年中专毕业的王飞朝,被安排到上思县铁合金厂工作,10年后她失业了。可她失业不失志,向亲友借来10万元钱买来一辆中巴客车跑客运,一干又是10年。2009年初,王飞朝经市场考察,认准了肉牛养殖的发展前景,于是,将车辆卖掉,到当地的广西农垦昌菱公司3队租赁了40亩土地,先后投资60万元,修建牛栏、消毒池、水井、水塔和生活厂房,创办了“王氏肉牛养殖场”,当年从外地购回60多头“利林赞”良种肉牛繁殖饲养。为降低饲养成本,王飞朝亲手栽种20多亩玉米、巨菌草、桂木一号、巴西象草等青饲料,还对甘蔗叶进行回收利用和进行氨化青贮处理,变废为宝。开始,她既是场长,又是员工,脏活累活自己做。   次年春,一批牛犊诞生了。为加强对牛的护理和饲养,她请来了两个帮工。随着牛数量的增长,养牛需要的资金也逐渐增多,这让她愁眉不展,该向亲友借的都伸手了。面临困难,本来对她发展养牛业就不怎么赞成的家人更不能理解了,丈夫埋怨、母亲唠叨、周围群众也议论:“做客运赚钱不好么,搞什么养牛?”可生性不服输的王飞朝并没有被困难压倒,而是多方向县领导反映情况,请求资金支持。她的问题引起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长亲自主持召开有关部门工作协调会,县农行很快为她发放了20万元创业小额贴息贷款,助她解决了燃眉之急。   王飞朝还加强与广西大学专家教授的联系,积极提升科学养殖水平。她探索的杂交肉牛胚胎繁殖和无公害饲养管理以及立体式养殖等均获得了成功。她对甘蔗叶回收利用、进行氨化青贮处理的方法,也得到了专家的好评。   一分辛劳一分回报。王飞朝的养牛场目前存栏良种肉牛300多头,去年销售肉牛100多头,净收入10多万元,实现了养牛致富的梦想。   养豚“富女”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