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透水案例、原因、危害分解.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引 言 水 ,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然而,洪水却是无情的,矿井水灾也很可怕!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认识一下,什么是矿井水灾?下面我们先通过几张图了解一下! 2012年7月26日晚上,北京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7·21”特大自然灾害的最新情况。北京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新闻发言人潘安君介绍,北京区域共发现77具遇难者遗体,其中66人身份已经得到确认,11人身份正在确认之中。目前,搜救工作已经进入尾声。 2010年3月28日14时30分左右,中煤集团一建公司63处碟子沟项目部施工的华晋公司王家岭矿(在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境内,为中煤集团与山西焦煤集团合作组建的华晋煤业公司所属)北翼盘区101回风顺槽发生透水事故,初步判断为小窑老空水。事故造成153人被困。经全力抢险,115人获救,另有38名矿工遇难。 2010年3月1日7时20分,位于内蒙古乌海市的神华集团乌海能源公司骆驼山煤矿在基建施工中发生透水事故。当班井下共有作业人员77名,事故发生后经抢救有46人相继升井(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共造成32人遇难、7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张德江副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千方百计抢救被困人员,并做好善后工作。   截止2010年5月10日,累计钻孔20个,进尺5874米,排水144万立方米,注浆堵水共注入浆料8384立方米,全面完成了井下补给水源封堵和井内涌水排水工作,31名被困人员遗体全部找到。 矿井水灾 第一节 概念 矿井水: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以各种形式涌入井筒、巷道和工作面的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老窖积水等。 矿井水灾: 当矿井涌水量超过矿井的正常排水能力,而造成矿井水泛滥成灾的现象。 第二节 矿井水的来源 矿井水的来源,决定于一系列的自然因素和非自然因素。分析研究这些因素以后,才有可能采取防止矿井水灾发生的必要措施。 一、矿井充水的自然因素 矿井充水的自然因素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地形、基岩出露程度、岩石成分、覆盖层的作用、地质构造和埋没的古代地形等 1.大气降水 大气降水是矿井充水主要因素之一。除了一部分被蒸发和随河流流走以外,另一部分则沿着岩石的孔隙、裂隙渗入矿井。 大气降水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开采深度对矿井充水的影响也不相同。在降雨量少的西北地区,矿井涌水量就小;在降水量多的南方地区,矿井涌水量就大.即使在同一个地区内,由于大气降水量是随着季节变化的,矿井涌水量一般也随之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在一般情况下,矿井涌水量是随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也有的矿井,其涌水量却随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开采的愈深,水文地质条件愈加复杂的原故。 2.地表水 地表水位于矿井附近或直接分布在矿井以上的地表水,如河流、湖泊、水溏、水库等是矿井充水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地表水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岩石的孔隙、裂隙、岩溶等进入矿井,如河南义马矿区的个别井田在小浪底水库附近开采,受地表水威胁很大,故必须进行多项的水文地质工作,开采时采取必要的安全生产措施。 3.地形 地形对矿井充水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地下水的循环条件及含水层埋藏的深度,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的矿井、通常是涌水小的矿井或无水矿井。在同一地质条件下,位于低标高地区,如河谷,冲沟或低地,可能是涌水量大的矿井。如果四周地形高而中间为低平的盆地时,在雨季积水量大,地表排泄条件不好,地表水可大量补给煤系地层中的含水层,使矿井强烈充水;反之.在地形较陡的情况下,降水大部分形成地表水流流走,补给地下水量就少,如图1所示。 图1—地形对大气降水补给含水层的影响示意图 1-地表 2-含水层 4.基岩出露程度、岩石成分和覆盖层的作用 如果煤层或基岩岩层出露于地表,其中又有透水岩层,因而能大量吸收地表水,随着巷道掘进,地表水可大量进入矿井;如果煤层或岩层上面存在弱透水层或不透水层,如粘土层或砂质粘土层覆盖,并且厚度稳定,至少在5m以上,则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基本不能进行渗透;如果覆盖层是透水砂层,则水几乎都可渗入。当煤层顶板为良好隔水层时,可以把水隔开。但在某些地区由于开采地段顶板冒落,并在上部形成裂隙时,地表水可大量进入下部的透水层或巷道中去。 我国华北地区多有基岩出露,坚硬岩层裂隙和岩溶现象显著,成为水的天然聚积区域,矿井如果不对其加以防治,就会造成大量的水涌入矿井。有时裂隙和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