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仪器原理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ok分解.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这种仪器系统结构上的重大改变直接反映到地震数据传输上的重大技术进步,即除了主机系统仍然保持数字记录方式以外,在大面积覆盖地面的地震排列上,其地震电缆(大线) 中的地震信号传输实现了数字传输,从而大大提高了地震数据传输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质量,如下图所示。 早期遥测地震仪 为了适应复杂地表条件下的施工需要,这一代出现了无线传输系统。因为有线系统在复杂地表条件下(例如山地、丛林、沼泽、水网等地区)施工会非常困难,而无线系统没有庞大而笨重的地震电缆,因此在这些复杂地表条件下施工会有着独特的便利和优势。无线系统的数据传输方式如下图。 无线系统数据传输方式 第四代 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出现是第五代24位遥测地震仪的重要标志。24位遥测地震仪可分为有线遥测地震仪、无线遥测地震仪、存储式数据回收遥控地震仪。这三类遥测地震仪中,有线遥测地震仪仍占据世界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无线遥测地震仪一般用于特殊地表条件下施工,也占有一定市场。存储式数据回收遥控地震仪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地震仪,它没有大线,没有地震数据传输。仪器主机只对所用采集站发送发炮等命令,不接收数据,不监视采集站的工作状态;每个采集站接收放炮数据后自动存储,再用专门的数据回收系统(DCU)把所有放炮数据从采集站中取出来。 从数据传输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这一代地震仪器主流传输技术仍采用地震电缆进行数字传输,但数据传输结构和理论发生了变化,即由普通数据传输发展到网络数据传输。另外,无线数据传输理论与技术也大大向前发展。见下图。 24位遥测地震仪 第五代 * 勘 查 仪 器 原 理 Email:hfli@xsyu.edu.cn 第七章 勘查仪器实例 勘查仪器种类繁多,限于课时,这里只介绍一种仪器,一种最复杂、最昂贵的勘查仪器----地震勘探仪器。 第一节 地震勘探对仪器的要求 7.1.1地震勘探的基本概念 利用物理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地壳中地质构造,并解决资源勘探中的问题,就称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物探相对于地质勘探来讲,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跨越介质进行勘探,如地震勘探可以探测地下几千米深处的油气资源。 地震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情况,为寻找油气田或其它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与其它物探方法相比,地震勘探具有精度高、分辨率高、勘探深度大的优点,因此已成为石油 勘探中一种最有效的勘探方法。 地震勘探过程由野外数据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地震资料解释三个阶段组成。 地下探测成像示意 天然地震 人工 锤击 炸药 可控震源 地震勘探中的几种激励源 滨海505号海洋勘探船 我国第一台600kJ陆地电火花震源车(2005年) 海洋石油震源船 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的英吉苏(2003年勘探) 10000亿吨,可采储量为3000亿吨。其中海洋石油储量约占45%,即可采储量为1350亿吨。中东地区的波斯湾,美国、墨西哥之间的墨西哥湾,英国、挪威之间的北海,中国近海,包括南沙群岛海底,都是世界公认的海洋石油最丰富的区域。预计在本世纪,海底油气开发将从浅海大陆架延伸到千米水深的海区。 海上石油井架 关于海洋石油的储藏量,由于勘探资料和计算方法的限制,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法国石油研究机构的一项估计是:全球石油资源的极限储量为 7.1.2地震波基本特征 地震波是在岩层中传播的弹性波。当用10公斤左右的炸药在井中爆炸激发地震波时,爆炸前沿的压强可高达几十万个大气压,使岩石破碎成粉化,产生永久形变,爆炸脉冲向外传播10多米后,压强逐渐减少,地层开始产生弹性形变,形成地震波,再向外传播。由于介质对高频成分的吸收,振动图还要发生明显的变化,直到传播了更大距离(100米~几百米)后,振动图的形状逐渐稳定,成为一个具有2~3个极值延续60~100ms的地震波,称为地震子波。地震波在继续传播过程中,严格讲,它 的幅度和形状都会发生变化,但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粗略认为地震子波形状基本不变,只是幅度会因种种原因而衰减。地震勘探的原理,也可以理解为就是利用地震子波从地下地层界面反射回地面时带回来的旅行时间和形状变化的信息,用以推断地下的地层构造和岩性。 把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受到的各种影响统称为地层效应,影响地震波振幅、频率特征的地层效应主要有波前扩散、吸收效应、反射、透射,另外还有环境噪声。 人工方法产生地震波 炸药产生地震波 可控震源产生地震波 环境噪声 检波器 输出 直达波 浅层反射波 中层反射波 更深层反射波 深层反射波 爆炸瞬间 看出,地震数据采集系统要采集强噪声下的大动态瞬时信号。 7.1.3地震勘探对仪器的要求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