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林省满族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oc
吉林省满族民俗旅游开发研究
摘要:吉林省是满族的龙兴之地,满族的民俗文化更是绚丽多彩。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以市场为导向的价值体系形成后,吉林省的满族民俗文化被同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环境,旅游产品开发不够,专业人才培养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将阻碍发展满族特色旅游之路。本文将介绍吉林省满族民俗旅游的资源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满族 旅游资源 民俗文化 吉林省旅游
1.吉林省发展满族民俗旅游的资源状况
1.1吉林省满族人文资源
满族的先人起源于白山黑水,经历了五个历史时期的演变,涌现了许多满族的著名人物,如清朝著名的文学家纳兰性德等。众多的人文资源构成了吉林大地波澜壮阔的历史。
1.2吉林省满族的饮食文化资源
满族饮食作为东北地区的主要菜系和饮食,深受大众的喜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 其次满族点心萨其玛已成为全国著名糕点,典型食品还有白肉血肠和火锅。现在伊通满族自治县、吉林乌拉街镇和四平叶赫地区仍保持了民族特色的美食。
1.3遗址建筑的资源
吉林省是满族的发源之地,至今吉林省某些地区还保持了民族特有的房屋建筑,例如吉林市乌拉街镇保存了金代时期的百花点将台、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吉林市区中的小白山的望祭台、松花江畔的船厂遗址、小东门外驿道总站――尼什哈撒,在四平地区有柳条边、皇家围场。其次,满族居民的住房特点是“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成为东北建筑的特色。
1.4 节庆活动与祭祀仪式的文化资源
满族人主要信奉萨满教和藏传佛教。在吉林省境内,我们还可以看到东海女真的尼玛察哈拉的野神祭;源自长白山的易奚烈哈拉的萨满祭礼;源自海西女真的扈伦瓜尔佳氏萨满祭礼等习俗。
2.吉林省满族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
2.1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破坏人文和生态资源
首先,生态效益、环境效益、文化效益却被人们所忽视。景区环境质量下降,为了建造景观建筑,滥砍乱伐,造成了对历史文物的损害和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为了经济效益,不择手段,有的景区为了扩大知名度,提高经济效益就虚假宣传,张冠李戴,完全失去了民俗旅游的真正内涵。
2.2缺乏旅游专业人才
我省大中专院校都开设旅游专业,但是更多的人则是关注大城市著名景点,忽视民俗旅游。并且旅游专业比较笼统,民俗旅游课程方面比较薄弱。
2.3产品单一,缺乏独特性
在满族民俗旅游当中,基本都是以静态的讲解为主,游客被动接受,没有更多的选择。同时,各地的民俗村,风味美食,民族饰品大同小异,没有展现出满族不同旗,部落的民族文化。而是一味地复制模仿,甚至是滥竽充数。
3.吉林省满族民俗旅游开发的新模式
3.1实现满族民族文化园
现在我省有1个满族自治县,其中吉林市乌拉街镇、九台莽卡满族乡、四平叶赫满族镇已经被列入“萨满文化传承地”,伊通满族县已经建立了牧情谷旅游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长春等地也建立了萨满文化风情园。但是,真正的满族民俗文化园能够使满族的文化更直观的展现在大众面前。
3.2建立学术观赏休闲于一身的萨满文化博物馆
文化博物馆是一种资源聚集性的民俗旅游新模式,是以文化讲解、图片、历史实物、服饰、宗教器件等文物展现出来,既可以让游客摆脱空洞的讲解,在实物中穿越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同时能扩大影响和宣传,提到民俗旅游的知名度。
3.3饮食文化游
饮食作为旅游活动的六大因素之一,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而满族饮食文化更是五花八门,争相斗艳。沙琪玛、乌拉传统火锅、白肉血肠、粘豆包。杀猪菜等形成了满族饮食文化特有的部分,海内外游人品尝满族特色美食,定会流涟往返。
4.发展吉林省满族旅游的对策和思路
4.1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性扶持
当今民风民俗的商品化、社会道德风尚的退化、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将给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带来消极影响。而“政府扶持+景区运作+周围居民监控”的管理模式,将有效改进现有模式的不足,由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服务,旅游企业归当地政府管辖,自主经营,同时发挥社周围的作用,实施监控。
4.2 引进、培养民俗旅游专业人才
目前,民俗旅游市场存在开发模式单一,雷同现象严重,规划不科学,经营模式滞后,服务质量低,服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关键还在于缺乏民俗旅游专业人才,包括民俗旅游规划和服务人才。因此,引进和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是解决各地民俗旅游存在问题的根本措施。
4.3 开发旅游纪念品,强化游客体验
游客在景区的游览经历中,旅游纪念品扮演的是一种体验标志物的角色。它是引发游客回忆的重要线索,还可以满足旅游者炫耀、寻求认同和尊重等心理。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元素应当取材于当地的文化资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