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天敌昆虫 捕食性天敌 包括天敌昆虫(草蛉、步甲、瓢虫、食蚜蝇等)和食虫动物(蜘蛛、两栖类、鸟类及 家禽等),它们多为捕食性,能取食大量害虫。 寄生性天敌 种类繁多,其中以膜翅目寄生蜂和双翅目寄生蝇作用最大 2、天敌微生物 常见的昆虫病原微生物有细菌(苏云金杆菌)、真菌(白僵菌)、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和其他病原生物如线虫等。 3、线虫、蜘蛛及其他捕食性动物 人类活动的影响 1、改变一个地区农田生态系统 兴修水利 改革耕作制度:例如稻摇蚊的防治 引进推广新品种 人类活动的影响 2、改变一个地区的昆虫种类组成 引进或移植天敌抑制害虫; 滥用农药又可能引起害虫产生抗药性和天敌的凋落,导致害虫再猖獗; 此外种子、苗木和农产品的远距离的调运,还可能有助于害虫远距离传播,带进一些危险性害虫。 人类活动的影响 3、改变昆虫的生存环境 农业措施 人类活动的影响 4、直接杀灭害虫 化学药剂 作业:1、环境条件对昆虫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2、已知小地老虎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64 ℃, 有效积温为46.64日度,5月8号卵产下时的平均温度为20 ℃,计算发育天数。 【课后小结】 本节课的重点是 1.气象因素对昆虫发生的影响 2.土壤因素对昆虫发生的影响 3.人类活动对昆虫发生的影响 致谢: 感谢大家,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植物保护 昆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目录 土壤因素 生物因素 气象因素 复习 复习: 大家还记得我们讲过的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吗? 复习: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1.繁殖 2.特点与防治 3.世代与生活史 4.休眠与滞育 5.主要习性 昆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了解昆虫与周围的环境的关系称为昆虫生态学,是害虫防治和益虫利用的基础。 气候 土壤 生物 (一)气候因子 气候因子 温度 湿度和水 光 风 温湿度综合 不同温度下棉蚜的繁殖能力 温度影响昆虫的繁殖 昆虫繁殖对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不适温度范围均会降低昆虫的繁殖能力。 不同温度下蝗虫的体色 1、温度 : 是对昆虫影响最显著的一个因素。 昆虫的生命活动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这个范围称为昆虫的有效温度范围或有效温区。 致死低温区 滞育低温区 发育起点 低适温区 最适温区 高适温区 停育高温区 致死高温区 高温临界 适宜温区 22~30 ℃ 8~15 ℃ 35~40 ℃ (有效温区) (1)温区的划分 -10~8 ℃ -40~-10 ℃ 40~45 ℃ 45~60 ℃ 伏天晒粮 杀死麦蛾 温汤浸种 杀死蚕豆象 昆虫在最适温区范围内,昆虫的发育与温度呈直线正相关。既有效积温法则关系 (2)有效积温法则 K=N(T-C)或 N=K/(T-C) C 为发育起点温度, T 为环境温度, N 为完成某虫期发育所需天数, K 为该虫期发育间的有效积温,单位是(度.日)。 有效积温法则应用 N=K/(T-C) 1、发生世代的预测 2、发生期的预测 3、昆虫分布区域的预测 2、湿度和水:湿度主要影响昆虫的生存、发育质量和繁殖力 一般昆虫要求70%--90%的相对湿度 湿度对昆虫的影响 1 湿度过高过低都可抑制昆虫新陈代谢而使发育延迟 2 高湿有利于一些鳞翅目的害虫的繁殖 为什么天气干旱会引起蚜虫、叶螨大发生(?) 降水对昆虫的影响 1 提高或降低湿度影响昆虫 2 机械致死 3 降雨能影响害虫天敌数量的变化 3、温湿度综合影响 温湿系数=RH/T或RH/(T-C) 可作为预测害虫发生量的指标 T 为平均温度 RH 为月(或旬或天)平均相对 湿度 C 为某种昆虫发育起点温度 4、光 光是对昆虫具有信号作用,主要是影响昆虫的活动、行为和滞育。光因素中包括: 光的波长 光照强度 光周期等 (1)光的波长 主要影响昆虫的趋光性等行为。不同波长的光显示不同的颜色。 日出性的蚜虫、粉虱等对黄绿色光反应敏感。 夜出性的昆虫采用黑光灯等诱集和防治害虫。 (2)光照强度能影响昆虫的昼夜节律、产卵、取食、栖息、迁飞等行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