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发展概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词发展概述

第一章 宋代文学概说 历史背景 宋代包括北宋和南宋两个历史时期,前后历时320年。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受命抗击北汉和契丹,兵行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赵普、石守信等人策动军士哗变,以黄袍加之于赵匡胤身上,拥戴其为天子。第二年,改国号为宋,赵匡胤称帝为宋太祖,建立了北宋王朝,先后征服了后蜀、南唐、吴越、北汉,使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结束,国家大体重归一统。但是赵匡胤因为担心藩镇割据重演,进行了“杯酒释兵权”,把军权集于自己一身,一方面使北宋的政治军事高度集中,另一方面使宋代进入了弱兵时代,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宋徽宗时,强大的金国南侵北宋,宋徽宗传位给儿子赵恒,即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入北宋都城开封,徽、钦二宗及后妃、皇室宗亲三千多人被掳,这就是“靖康之难”。(“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从此北宋灭亡,当时在河北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受旧臣拥戴,在归德(今河南商丘)即位,后迁都杭州,揭开了南宋的序幕。南宋王朝怯于抗金,朝廷中主和派占了上风,主战派则屡遭挫折。后来蒙古族兴起,建立了蒙古国,灭金之后继续南侵,建立元朝,于1279年灭了南宋。尽管从历史上说,宋朝时一个软弱的时代,领土的范围也比较有限(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在有争论说用宋来概括一个朝代是不准确的。)但它在文化史上却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文学上往往唐宋并称,在学术思想上往往汉宋并举,在绘画史上宋元同提。从文学上来说,宋代步唐代文学的后尘,在诗、词、文、小说等方面都卓有成就。 与文学发展相关的科举制度。 北宋初年,科举制度沿用唐代的制度,诗赋是进士举的必试科目。诗赋做得好,能够改变一些出身寒微的文人的命运,这些人一旦进入仕途,势必又能扩大其在文坛上的影响从而影响文学风气,欧阳修就是其中的代表。 到了宋仁宗时期,这种情况发生了一些改变,社会以古文为贵,诗赋的势头削弱。王安石认为“今义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做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才。”(《宋书?选举志》),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他废除以诗赋取士的规定,用经义论策取士。 但几年以后又重新恢复了诗赋取士,将诗赋与经义分科,仍然是醉心诗赋的多,研习经义的少。这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文学在宋代的发展。 宋代的文学样式 (一)宋代的诗歌 宋代的诗歌没有唐代诗歌的辉煌,但是仍然沿袭了唐诗创作的势头,其发展脉络如下: 1、北宋初年产生三大诗歌流派,分别是白体、晚唐体、西昆体。 白体是因为诗人学习白居易,追求诗的平易自然而得名,代表作家有王禹偁等;晚唐体是因为学习孟郊、贾岛的诗歌而得名,好苦吟(推敲之说)、好求奇。代表作家有林逋、寇准等。西昆体因为《西昆酬唱集》而得名,诗人们以李商隐等人为宗,诗歌好用典故,文辞富丽典雅。代表作家有杨亿、钱惟演等。 2、北宋中期,针对三大诗派未跳出唐诗窠臼的弊端,诗人们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判,欧阳修倡导了诗文革新,主张诗歌出自性情,并承袭了韩愈以文为诗,使诗歌趋于散文化。与欧阳修同行的还有苏舜钦、梅尧臣。 王安石走上诗坛,形成了奇险瘦硬的诗歌风格。 苏轼以才学入诗、兼容并包,以鲜明的个性开创了宋诗的时代。 3、北宋晚期,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声势浩大。 4、南宋前期,“中兴四大诗人”影响很大,他们分别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5、南宋晚期,出现了江湖诗派,追求诗歌的平易,代表作家有刘克庄、姜夔、戴复古等。 (二)宋代的词 1、词的产生 宋词是在唐五代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初词被称为曲子词(因为词与诗歌不同,它一般是先有乐,然后按乐填词),作为俗乐的一种。有一个传统的说法“词为诗余”,诗作为正统的文学形式存在,而词则是从民间的俗曲转化而来。诗歌可以用来批评朝政、促进社会发展,在孔子那里就有“兴、观、群、怨”的说法。而词主要用于娱乐、消遣。一般认为,词的渊源是胡夷之曲和中原里巷之曲融合而成。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胡夷音乐深受人们的喜爱。刘禹锡在朗洲作司马时,当地人所唱的竹枝曲被刘禹锡改成了竹枝词。杨海明先生在《唐宋词史》中认为江南的地域、民情风俗以及政治状况对词产生了很大影响:(1)江南多水,帮助造就了词境的柔媚(2)斜桥红袖帮助造就了词情的香艳(3)江南小气帮助造就了词风的软弱。 词为曲而填,因而词的体式受曲体的影响。词的分片、句式的长短、节奏的缓急、音调的抑扬等都依曲而定,因为曲有曲调,所以词也有词调,词调的名称就是词牌名。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词牌名看词的格调,比方说满江红就是激昂的格调,临江仙谈的是游仙之事,渔歌子写的是打鱼之事。另一方面,作者在填词时虽按乐谱填写,但在某些音节,可以你多填上几个字,我少填几个字,在个别音律处还可以略变一下平仄韵律,使演唱更为悦耳动听。可是“宋代以后,乐谱逐渐散失,再加上多数诗人本来就不懂

文档评论(0)

lisuf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