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夏名胜陶唐峪[精选]
陶 唐 峪
……(欢迎辞)……
……(前言)
一座神秘的镇山,从远古就被炎黄子孙倍加尊崇,史料中有着63次记载的由历代帝王亲祭的祭山活动,但是,这种荣耀在绵延了1400余年后却突然尘封风蚀,是什么原因让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突然销声匿迹的呢?……
这里的民间广为流传,霍山神屡屡显灵,即使在《州志》中,也记载了李世民的两次霍邑之战得到了霍山神的帮助,霍山脚下的兴唐寺、中镇庙就是最好的印证。这仅仅是一个传说,还是一个信仰?……
现在,他又被称为“天然氧吧”、“华北绿肺”,重新为人们所认识,
这座山是怎么样的一座山呢?……
让我们带着疑问和美好的想象走近霍山,走进陶唐峪吧!
……
(游客朋友,我们理在所站的信置就是陶唐峪的山脚下,从这里开始攀登要经过山路十八弯,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十八罗汉路,路转十八弯,登上十八盘,延寿十八年”。您不想试试吗!请跟我一起出发。)
大家知道陶唐峪名字的来历吗?
……
陶唐峪史称陶唐谷,那时因为我们华夏民族的一位先贤——尧帝曾在此立行宫,尧帝号陶唐,后人为了缅怀这位先贤,就将这里叫做陶唐峪。至今山上还保留有尧洞、尧宫、尧词、玉泉寺等古迹。正因为如此,霍州被视为尧舜畿辅。
我们游览陶唐峪,就必须了解他身后的这座大山——中镇霍山,了解这座在远古时期倍受尊崇的神秘的镇山。大家可能很奇怪,为什么我们现在很少听到他的名号呢?
也许正是尧帝的原因,陶唐峪所在的这座大山——霍山,在尧帝时期雄居九州名山之首,被视为九州之镇。《周礼·职方氏》详细记载了霍山傲视九州名山的原因:“ 九州之镇山,在冀曰霍,名于后世不可移。惟冀州据北方,地最广邈,河东尤称山水之雄,而独以霍为镇,意在其巍大隆峻,深厚广博,子诸峰而隶群垤,其气象有以冠境内”。随着历史的变迁,九镇逐渐演变为今天的十大名山——五岳五镇。在隋开皇十四年,五镇之制完备,霍山号中镇,迄今历时1400余年。在古代,霍山以其巍峻广博、九镇之尊为历代君王所重视,为天下众生所崇拜,历代帝王在霍山的祭祀活动仅有史记载的就多达63次。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的光辉逐渐被尘封风蚀,它从“天下无人不识君”的荣耀中,悄然隐逸为一座鲜为人知的普通之山。也许我们现在也只有在北京的地坛,才能重新感悟他昔日的荣耀。
让我们看看这道牌坊所书的楹联:上联“幽谷听松千秋对帝留胜迹”,下联“奇峰观日万世子孙仰古风”。这正是当代霍山人对他的缅怀。
(游客朋友们,过了这道牌坊,我们就进入了陶唐峪景区。景区内属于国家森林公园,植被丰富,大气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动植物物种繁多,池潭瀑布一瀑接一潭,被誉为“天然氧吧”。是“森林浴”的极品佳境。但大家在享受美景时也一定要注意环保噢!)
进山门回首观望,中门背面楣框内镌刻“中镇独幽”,中门柱上也挂有一副抱柱楹联。上联“莲台修身池内沐心化外求仁”,下联“尧祠养性潭边濑玉博中见厚”。
(陶唐峪的自然风光,以山雄、水奇、谷幽、石丽为主要特征。其山雄,以摩天岭、莲花山为代表;其水奇,以仙女池、水帘洞、五龙池等星罗棋布的深潭浅池及叠边瀑布为奇观;其谷幽,以石门、观峰峡、一线天为典型;其石丽,以鸳鸯潭河床石、仙女池壁、五龙池壁、石门河床、莲花山奇石等为胜景。)
(爬山的旅途之行,艰辛中饱含着愉悦,暂且不说它是一次意志和精神的陶冶,单说一路观赏,亲身体验就是一种享受。这些,都是当今人类所神往所追寻的Nature(自然)、 Nostalgia(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怀旧)、 Niirvana(天人合一般的涅磐)的梦想之境。)
峪口有三坝三潭,乡民传说尧帝于此峪立宫治世时,舜辅政之暇,曾垂钓于此。至今潭南尚存“舜渔潭”三字石刻。
(由峪口南向,可至董公墓前。)董公名熙兆,霍州城内人,生于清同治末年。1928年至陶唐峪,喜其地清幽,便在此潜心修道并植树垦田。历时34载,深谙周易八卦之奥,悉解善恶轮回之说,不公知识渊博,而且乐善好施,方圆数十里贫苦乡民多受其周济照应,深得附近百姓敬仰。1962年,董公仙逝,享年89岁。后人感其普施之德、惠里之仁、弘道之义、济助之善,通博之智、治山之功,葬董公于此,时常祭奠。
董公董东小山梁上有一亭,名“万年亭”,重檐八角,金顶攒尖。亭北柱上,悬挂一联:“山涧碧泉一枝瓜蔓水,峪前梯地十里果香园。”亭南柱上,也悬挂一联:“隐凰隐鹤松皆古,循路循阶地亦香。”
董公墓之南,有一条小山沟,唐代名将尉迟恭及贞观天子李世民曾先后屯兵于此,故名“屯兵峪”。
公元620年,刘武周部将尉迟恭追赶李世民至陶唐峪,李世民遁入尧祠,尉迟恭把守峪口,屯兵于此,以困李世民;不久大唐兵部尚书 殷开山及行军总管秦叔宝率军赶到,尉迟恭从峪口退去,李世民又与殷开山、秦叔宝屯兵于此,然后挥师“米粮川”,大战尉迟恭;尉迟恭归唐后,李世民派他镇守霍邑并修北桥、铸铁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