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师反思性教学能力培养途径).doc

高中数学教师反思性教学能力培养途径).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数学教师反思性教学能力培养途径 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 李飞 221321 高中数学教师反思性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对教师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它可以带来教师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改进,促进教师反思性教学的开展和实施,最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有益于施教的学生。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中数学教师的反思性教学的情况,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在笔者家乡所在县的五所三星级高中选取了30岁至45岁的教师200位,发放了调查问卷200份,收取答卷200份。数据分析见附录二。现择其中四个问题来说明。 依据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在目前高中数学骨干教师队伍中,虽然普遍存在着教学反思,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导致形成教师教学反思的意识薄弱,反思能力不强的事实。 那么,如何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发展他的反思性教学能力呢?Brookfield认为教师反思自己教学实践经验的最好办法是,尽可能多地从他们所不熟悉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27].其中每一个视角都解释着教师教学的不同方面,把它们放在一起,就能清晰地构成教师教学依据的立体轮廓.笔者根据已有的调查结果,提出以下的对策和建议。 5.1撰写反思日记 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在他的“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中曾幽默地承诺:“投保条件,每日三省,写千字评语篇。一天所见,所闻,所思,无不可入文。10年后,持3650篇来本公司。如投保方自感10年后未能跻身于成功者(名师)之列,本公司愿意一赔百。”叶澜教授也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由此可见,教师撰写反思日记对其本人的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所谓反思日记,是一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的外在表现,是教师以一颗发现的眼睛去思考自己的课堂教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把它记录下来,长期坚持,形成札记,它就成了教师职业生涯中可以参照的一部宝典。它可以促进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思考,积累教学难点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今后教学设计的不断优化和水平的提升。考虑到一线教师的工作繁重程度,教学反思日记不可面面俱到,也不需要面面俱到,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成功和失败两个方面思考,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做好反思即可。 5.1.1记成功之处 一般情况下,一节课总有一些成功的闪光点:讲课中的教学机智;学生中出现的独到的见解;教师对教学设计的临时的成功的改变;主体间性教学关系的有效调拨;一个有新意的提问;整体教学过程对教学目标的达成的值得借鉴之处。这些亮点,都很值得记取,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推广,或者给以后的教学以一定的启示。 案例20:在高一年级必修4(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12月第3次印刷)第111页的“链接”是关于叠加函数的介绍。这个知识点也是一个技能点,学生的理解和应用上都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借鉴了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作了这样一个教学设计,来实现突破: 请你用两角和或两角差的公式来化简下列各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在学生的练习中,问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思维层次螺旋上升,所有的学生都表现出了高涨的积极性。教师让学生按顺序陈述自己的思路时,被提问者的眼神中都露出了“发现思路”的喜悦,他们都获得了攻破问题的成就感。紧接着的练习中,同学们也都完成得又快又好。我真切地感觉到这是一次很成功的教学,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鼓舞。 于是,笔者课后赶紧把本次教学记了下来,并归纳出了一个体会:难点教学---循序渐进,分层实施,各个击破。 5.1.2记失败之处 由于教师面对的是一个在学习心理上、学习的基础和水平上、探究的主动性上都存在着一定差异的学生群体,所以教师在教学时的课堂设计和教学的实际实践情况可能会出现事与愿违,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出现教和学脱离,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情况。这时,就更应当及时地作以反思,总结教训。 案例21 高一教学中,在学过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后,教师在讲解《学习与评价.课课练(苏教版)》第9课时《函数的简单性质(4)》时,在本课时最后的“拓展延伸”中有第9题:已知函数时,,试证上单调递减。 由于教师评讲到本题时,时间已所剩不多,于是教师有些急躁,就把本题的解法按部就班地给学生讲了一遍:令;再令设,考察,故有,因此在上单调递减。 讲完后,教师感觉思路很顺畅,一路就这样走过来了,可是学生却不理解。从学生的脸上就可以看出,他们是一脸的困惑和急躁。此时也就下课了。当我走出教室的时候,我本身也感到了一种失败感。 课后,教师找了几个同学了解了情况,他们反映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思路是怎么来的?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教师意识到:这个抽象函数问题对于高一的新生同学来讲,解决它是有相当的难度的,尤其是思路的产生。扬州中学的张乃达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