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人谈茶效
名人谈茶效
1、 爱茶人朱德作茶诗赞延年益寿
朱德的兴趣广泛,爱好书法、作诗,也爱茶,常到茶区视察工作,其一生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即使是革命战争的艰苦年代,也随身带有茶叶,饮茶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情,他认为坚持常年饮茶是延年益寿的一种决窍。1959年,朱德在庐山植物园品饮“庐山云雾茶”之后,顿觉心旷神怡,精神大振,因而诗兴勃发,当即写下五绝一首:
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
若得常年饮,延年益寿法。
这首茶诗充分表达了朱德知茶、爱茶、信茶的情感。他深知“庐山云雾茶”产地环境条件得天独厚,海拔高,土壤肥沃,云雾多,从而使茶叶内含物质丰富,茶叶品质优良,滋味浓烈。并根据他多年饮茶保健的经验,断定凡此好茶,只要坚持常年饮用,必定有益于人体健康,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2、 孙中山认为清茶最有益于养生
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是一位爱茶至深,极重视茶叶生产,主张发展茶叶实业,将其纳入建国方略的内容,孙中山先生对饮茶有很高的评价,且认为清茶淡饭最有益于养生。他在《建国方略之一,孙文学说-知难易行》中说道:“中国常人所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菜蔬豆腐,此等之食料,为今日卫生家所考得为最有益于养生者也。故中国穷乡僻壤之人,饮食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寿”。他还在此文中指出:“茶为文明国所既知已用之一种饮料…..就茶言之,是最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中国实出产之,其种植及制造,为中国最重要工业之一。前此中国曾为以茶叶供给全世界之唯一国家,今则中国茶叶商业已为印度、日本所夺,惟中国茶叶之品质,仍非其他各国所能及。印度茶含有丹宁酸太多,日本茶无中国茶所具之香味,最良之茶,惟可自产茶之母即中国得之。”
3、 慈禧习惯饮花茶安神养身
慈禧太后心狠手辣,祸国殃民,然她在乱世纷争的生活中,却有她的一套养生之道,白天喜爱饮用金色银花茶,晚上临睡前饮用糖茶,就连服用滋补的珍珠粉也喜欢用茶水送服。据宫中御女官德龄当时的记录可见其十分注意饮茶养生:“一个太监送进一杯茶来,茶杯是纯的美玉做的,茶托和盖碗都是金的。接着又有一个太监捧着一只银托盘,里面有两只和前一只完全相同的白玉杯子,一只盛金银花,一只盛玫瑰花,杯子旁边还放有一双金筷。两个太监都在太后前面跪下,将茶托举起,于是太后揭开金盖,挟了几朵金银花放进茶里。”金银花性寒味甘,清热解毒,茶水浸金银花,增进了茶的滋味,也强化了茶水的保健作用,慈禧的这一偏好,也许正适合她的口味,有好的健身效果。太后除此偏好之外,还喜欢在临睡前喝一杯糖茶,然后头枕在填满茶叶的枕头上才能安稳的睡觉,据她的体验,认为这样可以安神养身。慈禧的养身之道,讲究饮茶也许是其中的重要一招。
4、 乾隆皇帝一生嗜茶成癖
清朝到了康熙、乾隆时,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的一个昌盛时期,康熙过世后,乾隆25岁登基,他在位60年,政局稳定、国泰民安。享年88岁,是历代帝王中的长寿者。乾隆治国有方,养生也得法,他一生以茶为伴,到了晚年,更是嗜茶如命。他在御花园里辟有一间茶室,四壁书画,陈列精致,环境幽雅,乾隆每天到茶室品茗,修身养性。因此,常年饮茶也许是他从政几十年,仍然身心健康的秘诀。
乾隆下江南时到过不少著名的茶产地,品尝过杭州的龙井茶、岳阳的君山银针、崇安的大红袍和安溪的铁观音。写过不少茶诗和文章,对品茶和品泉都十分精通,因此乾隆嗜茶的轶事趣闻不少,其中有一则关于他85岁让位时的趣闻流传甚广。据传,当时有一位老臣无不惋惜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听后哈哈大笑,然后幽默而风趣地答曰:“君不可一日无茶也!”由此可见,乾隆嗜茶成僻,与茶结有不解之缘。
5、 营养学家于若木谈中国饮茶与智商
在世界上,中国人的智商名列前茅,聪明智慧是公认的,中国人为何智商高,我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发表了她的独到见解,她认为应归功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茶文化,是祖祖辈辈长期饮用绿茶而形成 高智商的遗传因素。她说:“中国人有较高的智商是得到很多外国人承认的,这也许与饮茶不无关系。这并不是说他们在国外都喝茶,而是说中华民族的祖先由茶文化培育了较为发达的智力,并且把这优良的素质遗传给了后代。因此可以说我们都是茶文化的受益者。不管你已经意识到或还末意识到,不管你现在是否有喝茶的习惯,均可这样分析。”她还认为,中国人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的比例比西方低,这也与中国人爱饮茶有关。她说:“我国是茶的故乡,提倡饮茶,并将茶作为国饮是顺理成单章,无可非议的。”
6、 陆树声著书论茶效
明代爱茶人陆树声(1509--1605),农家出身,一生爱茶,嘉靖年间(1541)考得头名进士,当官任礼部尚书,后退官隐居田园后,钻研茶书。1570年将他品茶的亲身体验写成《茶寮记》一篇,内容包括人品、品泉、烹点、尝茶、茶候、茶侣、茶勋七个方面。其中论述饮茶功效一段题为“茶勋”(即茶之功勋)称:“除烦雪滞,涤醒破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