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报任安书教参[精选]
報任安書
此信最早載於《漢書·司馬遷傳》。今以顔師古注爲准。1、 古注1.意氣勤勤懇懇。顔師古注:“勤懇,至誠也。”2.適足見笑以自點耳。顔師古注:“點,汙也。”3.同子參乘。顔師古注:“趙談也,與遷父同諱,故曰同子。”4.僕少負不羈之才,長無鄉曲之譽。顔師古注:“不羈,言其材質高遠,不可羈系也。負,亦言無此事也。”5.更张空弮。顔師古注:“陵時失盡,故張弩之空弓。”6.彼觀其意,且欲得其當而報於漢。顔師古注:“欲於匈婦立功而歸,以當其破敗之罪。”7.而僕又佴之蠶室。按《漢書·司馬遷傳》作“茸以蠶室”, 顔師古注:“茸音人勇反,推也。蠶室,初腐刑所居溫密之室也。謂推致蠶室之中也。”8.幽於圜牆之中。顔師古注:“圜牆,獄也。《周禮》謂之圜土。”9.“且勇者不必死節”句,顔師古注:“勇敢之人暗於分理,未必能死名節;怯懦之夫心知慕義,則處處皆能勉勵也。”10.述往事,思來者。顔師古注:“令將來之人見己志也。”2、 討論1.“教以慎於接物,推賢進士爲務。”注:“接物,待人接物。”王永安謂“物”作何解,注文沒有落實。“物”,萬物。古代指與“我”相對的他物,也包括人,所以“物”字也指“我”以外的人。《新唐書·段秀實傳贊》:“太尉爲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氣卑弱,未嘗以色待物,人視之,儒者也。”“待物”即待人。注文當刪“接物”二字。2.“若望僕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張永言謂《漢書·司馬遷傳》和《文選·報任安書》,文字頗有異同。總的說來,《漢書》所載比較接近原本,而《文選》此篇原文多經後人增改(參看王念孫《讀書雜志·餘編下·文選》“若望僕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條,及錢鍾書《管錐編》關於《文選》樓中學士改易原作情事)。故選錄此文,自應主要根據《漢書》,而本書卻基本依照《昭明文選》,似有未妥。按,王念孫《讀書雜志·餘編下·文選》“若望僕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條,謂此本作“若望僕不相師用,而流俗人之言”,故蘇林曰:“而,猶如也。”言視少卿之言,如流俗人之言,而不相師用也。六臣本作而用,李善本作用而,是其證也。又張銑曰:“而,如也。言少卿書若怨望我不相師用,以少卿勸戒之辭,如流俗人所言。”則五臣本亦作“不相師用,而流俗人之言”。今本作“而用”,則後人以意改之。《漢書·司馬遷傳》亦作“用而”,足以互證。錢鍾書《管錐編》第三冊第七七條“全三國文卷十六”引朱彜尊《曝書亭集·書〈玉臺新詠〉後》云:“《文選》所錄《古詩十九首》,以《玉臺新詠》勘之,其第十五首則《西門行》古詞也。古詞:‘夫爲樂,爲樂當及時,何能坐愁怫鬱,當復來茲。’而《文選》更之曰:‘爲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古詞‘貪財愛惜費’,《文選》更之曰:‘愚者愛惜費’。古詞:‘自非仙人王子喬,計會壽命難與期。’《文選》更之曰:‘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裁剪長短句作五言詩,移易其前後,皆出文選樓學士之手。”則“文選樓學士”恣意刪易舊文,其事足驚心動魄。但此乃文士舊習,亦無可如何,只能依前修之見,取慎重態度。張永言文關於此類問題舉有多條,詳見下。 3.“顧自以爲身殘處穢,動而見尤。” 注:“穢,指污穢可恥的地位。”張永言謂此注與常用詞(九)所釋“醜惡”矛盾。按,穢,本作薉,《說文·艸部》:“薉,蕪也。”本義爲荒蕪,污穢爲其引申義,指肮髒,再引申爲“醜惡”,古有“醜穢”一詞。此與《楚辭·離騷》“不撫壯而棄穢兮”之“穢”同,這裏指卑污醜惡的境地。似當以常用詞(九)所釋爲宜。4.“士爲知己者用,女爲說己者容。”語出《戰國策·趙策一》:“豫讓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說,去而就知伯,知伯寵之。及三晉分知氏,趙襄子最怨知伯,而將其頭以爲飲器。豫讓遁逃山中,曰:‘嗟乎!士爲知己者死,女爲悅己者容。吾其報知氏之讎矣。’”5.“闕然久不報,幸勿爲過。”張永言謂《漢書》無“爲”字。“過”訓“責備”,“幸勿過”猶言“希望不要見怪”。今增一“爲”字以湊成四字句,但求音節整齊,而不顧文義未安。6.“故禍莫憯於欲利。”語出《老子》四十六章:“咎莫大於欲得。”《韓非子·解老 》作“咎莫憯於欲利”。此司馬遷引《韓非子·解老》語。7.“僕賴先人緒業。”注:“緒業,事業。”張永言謂當依《文選》李善注引司馬彪《莊子注》:“緒,餘也。”楊惲《報孫會宗書》云“幸賴先人餘業”,可參證。郭在貽有此說,謂緒有“遺、餘”意,《楚辭·九章·涉江》:“欸秋冬之緒風。”王逸注:“緒,餘也。”《莊子·讓王》:“道之真以治身,其緒餘以爲國家。”“緒餘”爲同義複詞。8.“以爲宗族交遊光寵。”“光寵”即光榮。“寵”有“榮”義。《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先驅,蜀人以爲寵。”《漢書·王莽傳》:“爵貴號尊官重,一身蒙大寵者五。”《漢書·文苑列傳·崔琦》:“赫赫外戚,華寵煌煌。”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