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扫描隧道显微镜详解
第六章扫描隧道显微镜 一. 实验目的 学习和了解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 观测和验证量子力学中的隧道效应; 学习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操作和调试过程,并以之来观测样品的表面形貌; 学习用计算机软件处理原始图象数据。 二.实验原理 1. 引言 (1)原子的概念:二千多年前的德莫克利特(约公元前460~361)提出原子论,但当时的所谓原子还只是假设而并非可观测到的客体。(2)人眼睛的分辨本领:------10-4m。(3)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10-7m,使人们可观察细菌、细胞等小物体,但受限于光波的衍射效应等。(4)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分辨率为10-9m,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TEM)可以达到原子级的分辨率—0.Inm,但主要用于薄层样品的体相和界面研究,且要求特殊的样品制备技术和真空条件。 (5)场离子显微镜(FIM):能直接观察表面原子像,但只能探测半径小于100nm的针尖上的原子结构和二维几何性质,且样品制备复杂,可用来作为样品的材料也十分有限。 (6)X射线衍射和低能电子衍射等原子级分辨仪器,不能给出样品实空间的信息,且只限于研究晶体或周期结构的样品。 (2)可实时得到实空间中样品表面的三维图像,可用于具有 周期性或不具备周期性的表面结构的研究。(3)可以观察单个原子层的局部表面结构,而不是对体相或 整个表面的平均性质,因而可直接观察到表面缺陷、表 面重构、表面吸附体的形态和位置。 液体中观察原子图象 下图所示的是在电解液中得到的硫酸根离子吸附在铜单晶(111)表面的STM图象。图中硫酸根离子吸附状态的一级和二级结构清晰可见。 (4)可在真空、大气、常温等不同环境下工作,样品甚至可浸在水和其他溶液中,不需要特别的制样技术并且探测过程对样品无损伤.这些特点特别适用于研究生物样品和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对样品表面的评价,例如对于多相催化机理、超一身地创、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电极表面变化的监测等。 1990年,IBM公司的科学家展示了一项成果,他们在金属镍表面用35个惰性气体氙原子组成“IBM”三个英文字母。 (5)配合扫描隧道谱(STS)可以得到有关表面电子结构的信息,例如表面不同层次的态密度。表面电子阱、电荷密度波、表面势垒的变化和能隙结构等. (6)利用STM针尖,可实现对原子和分子的移动和操纵,这为纳米科技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2.隧道效应 对于经典物理学来说,当一个粒子的动能 E 低于前方势垒的高度 V0 时,它不可能越过此势垒,即透射系数等于零,粒子将完全被弹回。而按照量子力学的计算,在一般情况下,其透射系数不等于零,也就是说,粒子可以穿过比它能量更高的势垒(如图1)这个现象称为隧道效应。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将原子线度的极细探针和被研究物质的表面作为两个电极,当样品与针尖的距离非常接近 (通常小于1nm) 时,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会穿过两个电极之间的势垒流向另一电极。 隧道电流是电子波函数重叠的量度,与针尖和样品之间距离S 以及平均功函数Φ有关: 1.隧道针尖 制备针尖的方法目前主要有电化学腐蚀法、机械成型法等。制备针尖的材料主要有金属钨丝、铂-铱合金丝等。钨针尖的制备常用电化学腐蚀法。而铂-铱合金针尖则多用机械成型法,一般直接用剪刀剪切而成。不论哪一种针尖,其表面往往覆盖着一层氧化层,或吸附一定的杂质,这经常是造成隧道电流不稳、噪音大和扫描隧道显微镜图象的不可预期性的原因。因此,每次实验前,都要对针尖进行处理,一般用化学法清洗,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及杂质,保证针尖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三维扫描控制器 (a)为三脚架型:由三根独立的长棱柱型压电陶瓷材料以相互正交的方向结合在一起,针尖放在三脚架的顶端,三条腿独立地伸展与收缩,使针尖沿x-y-z三个方向运动。 (b)为单管型:陶瓷管的外部电极分成面积相等的四份,内壁为一整体电极,在其中一块电极上施加电压,管子的这一部分就会伸展或收缩(由电压的正负和压电陶瓷的极化方向决定),导致陶瓷管向垂直于管轴的方向弯曲。通过在相邻的两个电极上按一定顺序施加电压就可以实现在x-y方向的相互垂直移动。在z方向的运动是通过在管子内壁电极施加电压使管子整体收缩实现的。管子外壁的另外两个电极可同时施加相反符号的电压使管子一侧膨胀,相对的另一侧收缩,增加扫描范围,亦可以加上直流偏置电压,用于调节扫描区域。 (c)为十字架配合单管型:z方向的运动由处在“十”字型中心的一个压电陶瓷管完成,x和y扫描电压以大小相同、符号相反的方式分别加在一对x、-x和y、-y上。这种结构的x-y扫描单元是一种互补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热漂移的影响。 3.减震系统 由于仪器工作时针尖与样品的间距一般小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六章串并行通信和接口技术详解.ppt
- 第六章企业资源计划详解.ppt
- 第六章、急倾斜煤层巷道布置详解.ppt
- 第六章作物1土壤耕作技术详解.ppt
- 第六章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与评价详解.ppt
- 第六章信息系统战略规划详解.ppt
- 建筑工程三级安全教育内容分解.doc
- 第六章关税法详解.ppt
- 第六章_针织物详解.ppt
- 第六章关系数据理论详解.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