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课程1-概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层次化的结构控制模式。 * * 课程简介: 目标:了解Internet研究与发展的现状与动态,了解下一代网络NGI/NGN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第一部分: Internet网络概述 下一代网络概述 第二部分: 网络接口层 交换式以太网 IP路由 TCP通信量控制 第三部分: IP网络控制 第三层交换 QoS路由与多径路由 第四部分: 无线局域网 Ad Hoc网络 无线Mesh网络 第五部分: 移动IP 软交换与SIP协议 信息网格 对等网 参考资料: RFC文档,/rfc.html。 徐格等,高等计算机网络,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出版。 Grenville Armitage,《IP网络的服务质量》,隆克平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出版。 William Stallings, High-speed Networks and Internet-Performance and Quality of Service,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the original publisher,Pearson Education Inc,Publishing as Prentice Hall。 W.Richard Stevens,《TCP/IP详解》,范建华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 张海涛等,下一代网络路由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 Join J. Roese, Switched LANs: Implementation Operation Maintenance, 2000, Published by TheMaGraw-Hill Companies, Inc。 陈林星等,移动Ad Hoc网络,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方旭明,下一代无线因特网技术:无线Mesh网络,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周武旸等,无线Internet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张智江等,SIP协议及其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第一部分 章 节 1.1 Internet发展概述 1.2 Internet体系结构特点 1.3 下一代网络概述 1.1 Internet发展概述 计算机网络:“自治”的计算机通过通信媒体互联起来、实现信息交换的系统。 Internet/互联网(互连网): 连接的国家和地区超过240个; 路由器近10万部; 粗略估计Internet用户超过15亿。 第一章 Internet体系结构概述 发展历程: 1962年,根据美国ARPA提出的要求,分组交换技术产生; 1969年,ARPANET问世; 1972年,第一届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成立Internet工作组; 1973年,美国国防部开始研究不同计算机网互联; 1974年,IP和TCP问世,公开TCP/IP核心技术; 1974年,IBM公布SNA,提出分层网络标准方法; 1977年,ISO提出OSI参考模型; 1980年,美国人Vinton Cerf提出用TCP/IP联接所有计算机网络; 1983年,ISO的OSI正式形成,TCP/IP 已成为ARPANET的标准; 1983年,APRPANET分解APRPANET和MILNET;1985~1986年,NSFNET成立,接管了ARPANET,后更名为Internet; 1987年,NSFNET升级; 1990年,ARPANET关闭; 1991年,Internet子网超过3000个; 1991年,瑞士人Tim Berners-Lee发明World Wide Web; 1992年,国际Internet协会ISOC成立; 1996年,开始研究和实施下一代互联网计划——NGI。 第一章 Internet体系结构概述 分组交换技术产生 公开TCP/IP核心技术 用TCP/IP联接所有计算机网络 发明World Wide Web 应用层协议 TCP/UDP IP 接口及物理层协议 1.2 Internet体系结构特点 1.2.1 设计思想:简单网络/智能终端。 标准化: 沙漏模型: 第一章 Internet体系结构概述 Internet协会ISOC 研究委员会IAB 研究部 工程部 指导小组 RG RG WG WG 领域 指导小组 草案 建议标准 草案标准 Internet标准 历史RFC 实验RFC 提供信息RFC 网络的控制能力和公平性 主要依赖于终端系统。 发展迅速,市场广阔; 业务与承载分离; 可靠性好,自组织能力强。 1.2.2 OSI模型与TCP/IP模型对比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运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物理与接口层 IP层 TCP/UDP层 应用层 第一章 Inter

文档评论(0)

xiaoga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