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发酵工程及酶工程详解
四、发酵工程的应用 (一)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 1.生产出了种类繁多的药品 2.发酵工程对医药工业的一个重大贡献 应用发酵工程大量生产的基因工程药品,有人生长激素、重组乙肝疫苗、某些种类的单克隆抗体、白细胞介素—2、抗血友病因子等。 发酵工程的应用 (二)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生产传统的发酵产品,如啤酒、果酒、食醋等,使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第二,生产各种食品的添加剂。 第三,帮助解决粮食问题。 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谷氨酸的途径 谷氨酸是味精的主要成分 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谷氨酸的途径 谷氨酸棒状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利用环境中的营养物质来合成谷氨酸。 在工厂里是怎样应用谷氨酸棒状杆菌来生产谷氨酸的? 选择菌种 是不是所有的谷氨酸棒状杆菌都可用于谷氨酸发酵生产呢?我们应该选育什么样的谷氨酸棒状杆菌作为菌种呢? 只有选择细胞膜通透较强,在细胞内不积累谷氨酸的谷氨酸棒状杆菌做菌种才有可能获得大量的谷氨酸。 接种大规模的发酵生产需要大量的菌种,应先经过多次扩大培养 是否可以将所选择的优良谷氨酸棒状杆菌直接加入发酵罐中? 用于生产的菌种应选择处于对数期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培养基的配制 有了菌种用什么样的培养基去培养呢? 成分 酸碱度 豆饼水解液、玉米浆、尿素、磷酸二氢钾、氧化钾、硫酸镁、生物素 pH:7—8 这种培养基从组成成分和物理性质上看属于哪种培养基? 从物理性质上看是液体培养基,从化学成分上看是天然培养基。 培养基应满足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营养需求。 灭菌 配制好培养液后,是否可以立即加入菌种? 将培养液投放到发酵罐中,通入98kPa的蒸汽进行灭菌 不能 需要进行灭菌 培养 发酵过程中应该注意控制好哪些条件? 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好氧菌 温度 Ph 氧气 培养过程中不断进行搅拌的目的是什么? 使培养液和菌种充分接触,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溶氧 分离提纯 温度30-37?C,pH7-8,经过28-32h,培养液中就会产生大量的谷氨酸——50-100g/L 提取出谷氨酸(蒸馏、萃取、离子交换) 提取出菌体(过滤、沉淀) 用适量的Na2CO3溶液中和 浓缩 离心→味精 * 本节内容主要为识记水平 二、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1、温 度 (最适、最高、最低) 微生物生长最旺盛时的温度叫最适生长温度 在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内 微生物的生长速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 细胞内的蛋白质和核酸等发生了不可逆的破坏。 微生物的生长速率会急剧下降 超过最适生长温度以后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2、pH 每种微生物的最适pH不同 多数细菌:6.5~7.5;真菌:5.0~6.0;放线菌:7.5-8.5。 影响酶的活性,细胞膜的稳定性等 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等。 超过最适pH范围以后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3、氧 好氧型微生物 厌氧型微生物 严格厌氧 兼性厌氧微生物 多种细菌和大多数真菌 某些链球菌等 某些产甲烷杆菌 酵母菌 三、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消毒:利用某些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一切病原微生物的措施,但对被消毒物体基本无害 灭菌:利用某些物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一切微生物的措施。 防腐:利用某些物化因素完全抑制或停止霉腐微生物生长的措施,以防止食品和其他物品的腐败和霉变。 化疗:利用具有高度选择毒性的药物抑制或杀死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的措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物理方法: (1)高温:干热灭菌、湿热灭菌(水煮沸法、高压 蒸汽锅法)、巴斯德消毒法 (2)低温:冷藏法、冷冻法(冰箱、干冰、液氮) (3)辐射:紫外线、电离辐射、强可见光 (4)干燥和渗透压 (5)过滤 2、化学方法 (1)消毒剂(乙醇) (2)防腐剂(甲醛) 控制有害微生物生长的方法: (3)抗生素 抑制细胞壁合成:青霉素 破坏细胞膜结构:多粘菌素E、段杆菌肽S破坏细菌膜;制霉菌素、两性霉素破坏真菌(外用) 抑制蛋白质合成: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作用于30S亚基;红霉素、螺旋霉素作用于50S亚基 抑制核酸的合成:丝裂霉素C抑制DNA复制;放线菌素D抑制转录;利福平作用于RNA聚合酶 (4)抗代谢物:磺胺类药物使细菌生长因子叶酸组成成分对氨基苯甲酸的结构类似物,可取代对氨基苯甲酸与二氢蝶酸合成酶结合,干扰叶酸的正常合成,导致代谢混乱。 (5)、微生物的抗药性 抗药菌株产生钝化或分解药物的酶;抗药菌株中与药物作用部位结构发生改变;抗药菌株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 第七节 发酵工程简介 密闭式发酵罐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伟大的巴斯德 我国的传统发酵产品酱油、醋、腐乳等享誉世界 我国的酿酒已经有40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