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及含煤岩系(地质员)精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煤及含煤岩系 主讲:##### 煤矿地质学 岳城煤矿地质测量科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目录 煤田 煤的形成及性质 含煤岩系 煤系共伴生矿产 点击添加文本 引 言 煤是黑色或褐色层状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混入的无机矿物质组成。 点击添加文本 第一节 煤的形成及性质 一、煤的形成 1、成煤原始物质——植物 腐泥煤:由低等植物形成 腐植煤:由高等植物形成 腐植腐泥煤: 点击添加文本 2、煤的形成条件 第一节 煤的形成及性质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3)自然地理条件 (2)气候条件 (4)地壳运动条件 (1)植物条件: 点击添加文本 2、煤的形成过程 (1)泥炭化或腐泥化作用阶段 泥炭化作用: 腐泥化作用 (2)煤化阶段 成岩作用 变质作用 第一节 煤的形成及性质 点击添加文本 二、煤的物质组成和性质 1、煤的宏观成分 (1)宏观煤岩成分 镜煤、亮煤、暗煤、丝炭 (2)宏观煤岩类型 光亮型煤、半亮型煤、半暗型煤、暗淡型煤 第一节 煤的形成及性质 点击添加文本 2、煤的物理性质 (1)光学性质:颜色(表色随煤的变质程度增高而加深)、光泽(与成煤的原始物质、煤岩成分及变质程度等有关) (2)机械性质:硬度(褐煤1.5~2,焦煤2~2.5,无烟煤3~4)、脆度(肥煤、焦煤、瘦煤最大) (3)空间结构性质:密度(视密度:褐煤1.05~1.20,烟煤1.20~1.40,无烟煤1.35~1.80)、裂隙(内生裂隙、外生裂隙) (4)电磁性质:导电性(烟煤电阻率较大) (5)热性质:反射率、折射率、吸收率。 第一节 煤的形成及性质 点击添加文本 2、煤的化学组成及工艺性质 (1)煤的元素分析 ※碳(C):碳是煤中有机物质的主要成分,也是煤中主要的可燃物质。随着煤化程度加深,煤中的碳含量逐渐增加,煤的发热量就越大。 ※氢(H):随着煤的变质程度增高而减少。 ※氧(O):随着煤的变质程度增高而减少。确定煤层氧化带深度的主要指标之一(煤受到氧化,氧含量增高,碳、氢含量降低)。 ※氮(N):随着煤的变质程度增高而略趋减少。化肥 ※硫(S):有害成分,近海环境含硫量较高,内陆环境含硫量较低。 ※磷(P):有害成分,炼焦时,煤中的磷可以全部转入焦炭中,炼铁时焦炭中的磷导致钢铁发脆。 第一节 煤的形成及性质 点击添加文本 第一节 煤的形成及性质 不同变质程度煤的碳、氢、氮、硫、氧含量 点击添加文本 (2)煤的工业分析 ☆水分(M):水分是煤中的一种有害物质,如煤燃烧时会降低煤的发热量。煤的全水分(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的总和)是煤炭产品的计价指标之一。 ☆灰分(A):灰分是煤完全燃烧后所剩的残渣,是煤中的有害成分。 ☆挥发分(V):挥发分是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在(900±10)℃的温度下加热7分钟,分解出来的液体和气体中减去煤中所含水分后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比。 随煤化程度的增高而降低,是煤炭工业分类的第一分类指标。 ☆固定碳(FC):是指煤中有机质经高温分解的残留物除去灰分后的部分。 第一节 煤的形成及性质 点击添加文本 (2)煤的工业性质 ◎发热量(Q):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 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特别是动力用煤,我国采用发热量计价。 ◎黏结性:是粉碎的煤粒,在隔绝空气加热后,煤粒相互黏结成焦块的性质。煤加工利用的评价指标之一。 第一节 煤的形成及性质 点击添加文本 (3)煤的分类 第一节 煤的形成及性质 点击添加文本 第一节 煤的形成及性质 点击添加文本 (4)煤的综合利用 第一节 煤的形成及性质 点击添加文本 第一节 煤的形成及性质 点击添加文本 第二节 含 煤 岩 系 一、含煤岩系 含煤岩系又称煤系。它是指在一定地质时期形成的一套在成因上有共生关系并含有煤层的沉积岩系。 点击添加文本 第二节 含 煤 岩 系 一、含煤岩系的特征 1、岩性特征 在潮湿气候的还原环境下形成,由灰、灰绿、灰黑及黑色的沉积岩组成。 岩石交互出现,岩性变化较大。 层理发育 有丰富的生物化石,特别是植物化石。 常含有黄铁矿、菱铁矿、碳酸盐结核。 富含铝土矿、耐火黏土、油页岩、菱铁矿、赤铁矿、褐铁矿、锰矿、磷矿。 点击添加文本 第二节 含 煤 岩 系 2、沉积相特征 点击添加文本 第二节 含 煤 岩 系 3、旋回结构 点击添加文本 第二节 含 煤 岩 系 三、含煤岩系类型 1、浅海型 (1)沉积物主要是石灰岩、钙质泥岩、泥岩。 (2)煤层多形成于泥质沉积之上,煤层上覆为碳酸盐,旋回结构清晰。 (3)煤为府泥煤,有机组分为菌、藻类。 (4)含硫分、灰分含量较高。 点击添加文本 第二节 含 煤 岩 系 2、近海型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