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政策學》笔记(厦大行管考研)
第一章、绪论
一、公共政策:
可以一般地定义为国家、政府及执政党为公共物品的生产及供应、为宏观调控经济及社会的运行而作出决策,它不同于市场决策(个人决策和企业决策)。现代政治学是政府对社会公共利益分配的动态过程。
(一)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二)“政策”的内涵。1、由特定的主体制定及执行,具有法定的权威性。
2、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要实现特定的目标或目的;在一定历史时期起作用,有时效性。
3、由一系列行为所构成的行动过程。4、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带有强制性,必须为政策对象所遵守。
(三)本质及功能的表现。1作为政治控制或阶级统治的工具。2作为公共管理的手段。3作为利益关系的调节器。
(政策引导和规范人们,并促使人们引导和规范他人。)
政策系统的定义与划分。
(一)定义:公共政策运行的载体,是政策过程展开的基础。
(二)政策(公共决策)系统的划分:信息、咨询(参谋)、决断、执行、监控子系统。
1、信息子系统:由掌握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所组成,从事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和传递等活动,
为公共决策提供信息资料。(信息充分原则是公共决策的基本原则)
2、咨询(参谋、智囊)子系统:由思想库(现代政策研究组织)以及各种专家、学者所组成的子系统。
3、决断子系统:也称中枢子系统,它由拥有决策权力的高层领导者所组成。
4、执行子系统:由政策执行组织及其人员特别是政府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所构成。
5、临近子系统:体制内和体制外的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所组成的一个子系统。
三、政策主体、客体与环境。
(一)政策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团体、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选民)。
(二)政策客体:
指的是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或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
(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关系,最基本的是利益关系。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充当人们处理社会问题,进行社会控制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及手段。)
(三)政策环境: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1、社会经济状况:社会经济状况或发展水平是一国或地区的公共决策的最重要的依据。
2、体制或制度条件:体制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责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3、政治文化:政治文化的各个层次——政治意识、政治价值观和政治理想等。影响或制约公共政策过程。
4、国际环境。
四、政策过程的定义:本质上是一种政治过程。是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使得政策系统呈现的一个动态的运行过程。
五、两种基本的公共决策体制。
(1)民主的决策体制:(决策成本和公民偏好)直接民主制和代议民主制。
直接民主制条件下,公共决策或公共物品的需求决定由选民或公民直接投票决定;
代议民主制条件下,公共决策或公共物品的需求决定是由选民或投票人选举出代表,再由这些代表做出公共决策。
(投票规则的成本有外在成本和决策成本两种,可以用来衡量投票规则的相对优势,如一致同意规则。)
(2)非民主的决策体制:独裁决策体制。公共决策或公共物品的供给取决于独裁者本人的偏好,由他(们)说了算,且他(们)宣称自己是为社会或公众作决策,标榜其偏好与公众的偏好一致,符合公共利益,但实际并非如此。
六、政策过程的阶段途径(阶段启发法):(教科书途径)该途径将政策过程划分为一系统阶段或环节――通常包括政策议程,政策规划与合法化、执行、评估和终结等阶段,并在每一阶段讨论影响政策过程的各种基本因素。
(1)成就:简化决策过程;带来众多关于政策过程各阶段研究的成果;为了解现实政策运行提供有用的概念框架。
(2)局限:用线性观点看待各阶段关系、对政策过程解释不充分;未深入探究政策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对政策实践了解片面、应用有限、难以用于预言。
七、政策过程的新理论框架。
(1)制度理性选择框架:其焦点是,制度规则是如何改变由物质上的自我利益所激励的自觉理性个人的行为。
(2)多源流框架:将政策过程看作由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三股源流所构成的过程。
(3)中断-平衡框架:认为美国的政策制定过程以被短期的重大政策变化所打断的长期渐进变化作为特征。
(4)辩护联盟框架:主要关注政策次属系统中辩护联盟(来自于不同机构)的相互作用。
(5)政策扩散框架:它力图解释在跨州或地方在采纳特殊政策创新中的不同,以为这样创新被采纳是特殊政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