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案设计)[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案设计)[精选]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教 案 设 计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明)冯梦龙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掌握作家及其作品; 了解中国古代话本、拟话本的特点以及二者的区别; 了解塑造人物的方法,并以此分析文章中主要人物的形象; 体味人物语言,揣摩本文朴实自然、口语化的语言特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感情; 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从文本阅读中体会杜十娘的悲剧爱情,从而体会小说深刻的主题。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作者对追求幸福却被迫牺牲性命的妇女的同情; (2)学习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精神; (3)培养学生向善向真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 1、分析杜十娘的形象(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 2、分析人物的方法(细节描写、环境烘托、心理状态等); 3、理解杜十娘悲剧的双重性——命运悲剧和社会悲剧。 三、教学难点: 1、“百宝箱”的多重含义; 2、文章结构分析; 3、通过杜十娘悲剧的必然性理解小说的主题。 四、教学方法: 1、提问法:根据教学目的、课文特点和学生认识发展规律,以问答谈话形式教学的一种方法,是实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 2、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图片、音乐和文学语言的描述,再现教材的情境,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感,唤起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制Powerpoint课件) 3、讨论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就某个问题相互交流意见,互相启发从而获得知识和提高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五、教学工具 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19世纪俄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说过“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同样的,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在,在中国还是在国外,幸福的女人是相似的,不幸的女人各有各的不幸。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虽然从了良,却独守空房,满心凄凉;小仲马笔下的玛格丽特虽然没有和阿尔芒在一起,却拥有了他的爱。她们是不幸的,却又是幸运的,而在中国古代一位作家的笔下,却塑造了一位具有震撼人心的妓女形象,在她身上体现出深刻的命运悲剧和社会悲剧,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明代著名作家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看看这位刚烈的女子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让世人记住了她。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作者的相关知识。 2、作者介绍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又字耳犹,别号墨憨斋主人、龙子犹、顾曲散人,长洲人(今江苏吴县)。他少有才气,曾游戏烟花里,是个放荡不羁的人物。他和兄冯梦桂,弟冯梦熊被称为“吴下三冯”,但科举不得志,五十七岁才补了一名贡生。冯梦龙是爱国志士,在崇须年间任寿宁县知县时,曾上疏陈述国家衰败原因;清兵入关时,进行抗清宣传,最后忧愤而死。在我国文学史上,冯梦龙是在通俗文学的各个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作家,被称为“全能通俗文学家”。他曾改编长篇小说《平妖传》、《列国志》,鼓动书商购印《金瓶梅》;纂辑过文言小说及笔记《情史》、《古今谭概》、《智囊》和散曲选集《太霞新奏》;创作和改编了传奇剧本十余种,合刊为《墨憨斋定本传奇》;收录和编纂了民歌《挂枝儿》、《山歌》等等。而在通俗文学方面最大的成就是“三言”的编著。“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为“三言二拍”。 今天我们学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卷32,是“三言”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代表明代拟话本中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 3、故事情节介绍 杜十娘是京城名妓,久有从良之志意,自从遇见李甲之后,要求跳出火坑,从李甲为妻。她以全副的身心、智慧和自己的钱财赎出身来,随李甲南归。可是李甲薄幸,出于个人利害的考虑,竟将杜十娘卖给了孙富。杜十娘看透李甲,看透世情,于是怀抱自己积蓄的万金之宝愤然投江。她的死不是怯懦轻生,而是宁死不屈的性格的体现。她的悲剧是社会悲剧,她以整个生命谴责了纨绔子弟和市侩势力,向那个社会、那个时代提出了最强烈的抗议。? 4、课文分析 (1)、字词 读书在庠(xiáng) 入于北雍(yōng) 游资已罄(qìng) 愀(qiǎo)然 黜(chù)逐 衣衫褴褛(lán lǚ) 钟馗(kuí) 诟(gòu)骂 莲萼 (è) 合具薄赆 (jìn) 亵渎(xièdú)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