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反转 17_070125103513[精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极化反转 17_070125103513[精选]

wangcl@sdu.edu.cn Polarization Reverse 极化反转过程 极化反转基本过程 极化反转的唯象理论 极化反转和疲劳 实验方法 研究极化反转的基本电路如下图所示。 其中FE(ferroelectrics)代表所研究的铁电体, S(signal source)是信号源,提供方脉冲或三角脉冲。极化强度P反转时,流过电阻R的电流为i。i作为时间的函数可用示波器显示。 设样品的电容为C。为了正确显示电流,电路的时间常数RC要远小于极化反转所需时间t。极化反转造成的电流i称为反转电流,i随时间的变化称为反转脉冲。 下图是是一个典型的反转脉冲,它是早期在BaTiO3上得到的。曲线A和B分别是电场与极化强度反向和同向时测得的。 起始时的电流峰是信号对样品的充电电流,与极化反转无关。 重要的测得量是反转时间ts,最大反转电流imax,达到imax的时间tmax,以及反转脉冲得形状。但是其中ts与imax不是相互独立的。 令开始施加电场的时间为t=0,则由位移电流表达式可得 是一个无量纲的量,它依赖于反转脉冲的形状,称为形状因子。反转脉冲程指数衰减时,f=0.43,是矩形波时,f=1。 上式表明,只要形状因子保持恒定,则测量最大反转电流imax与反转时间ts是等效的。 图(5.17)所示曲线A下的面积减去曲线B下的面积等于极化反转所提供的电荷,其值为2APs,A是与极化强度垂直的电极面积。由此可得到自发极化强度的大小。 这种方法要求样品的电导很小,否则传导电流将掩盖位移电流,使测量无法进行。当电导率较大时,可用例如热电方法测量施加电场后的剩余极化强度来研究极化反转。 极化反转的基本过程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明确了极化反转的过程有下列几个主要阶段组成: (1)新畴成核 nucleation (2)畴的纵向长大 forward growth (3)畴的横向长大 side growth (4)畴的合并 merge 反向畴的成核及其纵向长大和横向扩张 Nucleation n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成核数,?是激活场。这一规律在KDP等晶体上得到了证实。 在较高电场时,成核率表现为幂率。例如BaTiO3在E=5—250kV/cm时 Forward growth 畴的纵向长大决定与许多因素。根据BaTiO3的实验结果,得知长大速率符合经验公式: 可见速率v随电场E指数升高。 Side growth 式中? 为激活场,?随E升高而增大,虽温度升高而减小。u?为电场E无穷大时的畴壁速率,u? ?102cm/s。 电畴横向扩张的机制是很令人感兴趣的。与直观想象的不同,扩张并不是整个畴壁平行于本身做整体的移动,而是在紧贴畴壁的区域成核和核的长大所造成的。 图5.19示出了说明横向扩张的模型。 首先注意到,紧贴畴壁成核的概率要大于在周围都是反向极化的环境中的成核概率,因为前者畴壁面积小,总畴壁能较低。 在图5.19所示的模型中,设施加的电场与左边的极化平行,则在紧贴畴壁的右侧出现一个三角阶梯形畴核。形成这样一个核引起的能量增加为 式中的V和A分别为核的体积和表面积,?w为畴壁能密度。第一项为静电能,第二项为畴壁能,第三项为退极化能。 式中l ,c和2a分别是畴核的高度,厚度和最大宽度,b时晶格常量。 首先考虑最薄的畴核,故c=b,e是电子电荷,?a是a方向的电容率。 核的临界尺寸α*和l*以及激活能ΔW*由下式确定: 由式(5.54),(5.55)和(5.57)可得激活能 式中u?为一个常量,?*是式(5.58)中方括号内的量与kT之比。?p对电场只有微弱的依赖关系,因为它正比于ln(2a*/eb),而α*与E成反比。 上边我们假定了三角阶梯核的厚度为一个晶格常量。在电场较强时,厚度为两个或者多个晶格常数的核也可能出现。假设最大厚度为N0个晶格常量,则畴的横向扩张速率可表示为 式中的δ为式(5.58)中方括号中的量。由此式可知,如果引入?*,只要?*随电场增大而增大,则u可表示为 当N0趋于无穷大时,(5.60)的求和给出 极化反转的唯象理论 无限晶粒的极化反转理论 许多理论模型;Ishibashi和Takagi的理论 极化反转过程可用四个参量来描写: 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畴的成核概率R, 核的初始半径rc, 畴壁运动速率v, 畴壁运动的空间维数d。 另外,晶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是晶体中没有潜在核,成核概率为常数; 另一类是晶体中有潜在核,施加电场后无新核形成。 畴壁运动的空间维数有一,二,三维三种情况,如图5.20所示。 图5.20 式中的d是畴壁运动的空间维数,Cd是常数,当d=1,2,3时,Cd分别为2,?和4?/3。 为了研究极化反转的体积百分数,我们先计算给定点P在时刻t不位于反转体积内的概率q(t)。 如果在时刻?由(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