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墨文字-我们的英语网
水墨文字 上 《黄昏都是诗》冯骥才作于1992年(89×96cm) 《旧街》冯骥才作于1971年(27×35cm) 《画枝条说》冯骥才作于1991年(89×96cm) 《流出春天》冯骥才作于1992年(90×96cm) * 冯骥才作 《阿尔卑斯山上的小屋》冯骥才作于1994年(77×76cm) 在我见过的山民中,阿尔卑斯山上的人给我的印象殊为深刻。 满山遍野的花,但他们很少去采。如果他们喜爱花,就把这花种在窗台前的花池里;房前房后都是树,他们从不去砍,如果冬天他们需要木柴烤火,就去森林里去寻找枯树的枝干,但哪怕要走得很远。他们还给房前房后的树木们起了可爱的名字,天天早晨便同这些树打招呼,闲时还和这些老老少少的树说说话。至于那些在山坡上慢慢行走、脖子上响着铃铛的大牛,更是他们相互熟悉的朋友,他们会顺手把早餐的蔬果塞进这些邻人家的湿漉漉的牛嘴里。至于鸟儿,就熟得更别提了!山民们自小听惯了的山间音乐就是鸟叫。这样,他们就不必花钱去买音响,每家院里都有一个木制的小鸟屋,里边总放着米粒和面包屑什么的,用来喂鸟。鸟屋的尖尖的顶子是给鸟儿们遮雨防晒的。还有些山民把这种鸟屋吊挂在窗前。于是,他们的耳朵总萦绕着这悦耳的山间音乐了。 多么会生活的阿尔卑斯山的山民! 《每过此径不忍踩》冯骥才作于1990年(68×68cm) 我早就知道加拿大以红叶名闻天下,并以这艳丽如火的红叶自豪。但他们对红叶那种真切的热爱却只有亲眼看见才知道。 那天在多伦多的街上走。街很静,一边高高的枫树已经红透了,好像竖着一面红色大墙。我忽然看到前面一个女人走路的姿态有点特别。她的两条腿时而扭来扭去,时而交叉着往前迈步,时而蹦一下。好像她踏着水中的石块向前行走。我认真再看,明白了,当然也惊呆了—— 原来这条街的地面落了许多红叶。这些红叶,片片都像一朵姿态优美的花,并且像给谁错落有致并精心地摆在地面上一样。这女人怕把这些红叶踩坏,便躲着红叶走路。她这行为令人惊奇,感动。原来红叶在加拿大人的眼里不是自然物,而是一种美好的生命。当你把周围的一切都看做有生命的,这世界便百倍千倍的可爱。忽然我想,我们也把大千世界的一草一木都看做宝贵而应当珍惜的生命吗? 《远则阔》冯骥才作于1990年(33×57cm) “文革”间,我去一位老画家那里,他在美术学院里教课。那时,他过着一种独特的生活——照这位爱开玩笑的老画家自己的话说——他集“神仙老虎狗”于一身,所有角色全由他包办了。这因为,他在学校像条狗,胆战心惊,生怕做错事,说错话,叫他往哪跑就往哪跑。可他一回到家便成了神仙。一些喜欢美术的社会青年都到他家来,向他求教。虽然他不敢收学费,但在崇拜者中间,却找到了自己神仙一般的位置。此时,他神气十足,绝对权威,对青年学生说好说坏,任由自己的性情。 这天,我给他看自己的一幅新作,请他指教。他看了半天没说话。这时我才发现他脸色不好。可是没等我问,他便批评起我的画来,说的话可有点不着边际。他说:“你怎么总画近景,是不是你的视野总在眼前、总在周围那么一点事情上。眼界就是心境,往远处看吧,看远了,再往远看,极力往远看,怎么样?心宽了吧,多画点远景吧!” 我有些诧异。这些话似乎与我无关,又似乎有关,好像在自言自语。这恍惚叫我看到一点他“当狗”的那一面生活的效应与滋味。此外,似乎还有超乎生活之上的一点思考的东西。我回去画了一些这种远景的画,特别是那种“极力往远看”的画,真的叫我觉得心里舒服,尤其在那个压抑的时代!从此,这种“极力往远看”的画便会不时出现在我的笔下。 八十年代初,我还把这老画家的生活写在我的一部中篇小说《斗寒图》中。 《步入金黄》冯骥才作于1994年(68×68cm) 近几年中,我时有一种进入成熟的感觉。说是一种感觉不如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我已经离开了那种膨胀的、竞争的、极力占有的夏日,进入成熟的秋天。人的中年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接近青年,而后期趋向暮年。在前期,我们仍像在夏天里,努力发挥自己,尽量赢取与奋争,甚至贪婪地要占有一切可能的天地。此后,便进入了后一个时期,另一种境界,自觉或不自觉地变得平静了、镇定了、自足了,自足中有一种充实感、成就感、稳妥感。这时,这幅画便悠悠然地出现在我的面前。我的画真是很少很少;我的画常常是我这样的人生阶段的一帧历史照。 《雪夜》冯骥才作于2004年(67×70cm) 我喜欢夜半更深,大雪繁密。白白的雪花从漆黑而无穷的天空中源源不绝地落下。大雪再密再紧也是静的。似乎雪愈大,人间愈静。静到极处,只有雪花落地时细微的嚓嚓声。尤其是在这入夜的人间。人间的静,大自然的动;深夜的黑,雪花的白,构成一种独特的美的境界。 在这种景象中,我更喜欢这些被大雪封锁在岸边的小船里的灯光,还有远处大树遮翳中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ppt.ppt
- 机械教学仪器设备招标方案.doc-尤溪县职业中专学校.doc
- 机电实训中心建设方案-乳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网站首页.doc
- 李曲祥——含D-乙酰氨基葡萄糖和哌嗪的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doc
- 李白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doc
- 材料與形式.doc
- 李玉环.ppt
- 杭州师范大学2016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doc
- 杭州河运史.ppt.ppt
- 果蝇突变型-360大课堂.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