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臨床本科病理学》教学大纲.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臨床本科病理学》教学大纲

《临床本科病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62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病理学是主要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的医学基础理论科学之一。它的任务是研究患病机体的形态变化。并结合机能和代谢变化,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认识疾病的本质。 相关课程的衔接 病理学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除必须密切联系病理生理学外,尚须以基础医学中的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和寄生虫学等为其学习的基础,同时又为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儿科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所以病理学具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的基本要求 病理学的基本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讲述疾病中带有共性的各种基本病理过程;各论主要讲述人体各系统主要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规律。教学内容应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的新成就,反映现代科学水平。但要注意从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出发,做到少而精。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作指导,批判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正确理解和处理机体与环境、内因与外因、局部与整体、机能与形态、损伤与抗损伤等辩证关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病理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临床医学,参加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以便为四个现代化服务。 病理学的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智能。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科学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病理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观察、辩认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还应积极开展电化教学,加强病理尸检见习。适当开展临床病理讨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本大纲供五年制医学专业使用,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实习标本和学时分配,是根据国家教委下发的“病理学课程基本要求”结合我院的教学计划及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划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项要求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明确重点要求。 注:“ ”为重点掌握内容, “ ”为熟悉内容,“……”为了解内容,不划线为自学内容。 2、水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高血压病(病因和发病)等内容由病理生理学讲授。遗传病由生物教研室在遗传学中讲授。免疫病理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由免疫学讲授。 3、先天性心脏病过去一直由儿科教研室讲授,包虫病和血吸虫病主要由寄生虫学教研室讲授。 4、其他各个专业的本科与专科的病理学授课内容应根据学科性质和学时数的不同,首先必须完成掌握内容的讲授,熟悉内容和了解内容则根据学时数适当增减。 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作指导,批判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正确理解和处理机体与环境、内因与外因、局部与整体、机能与形态、损伤与抗损伤等辩证关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病理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临床医学,参加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以便为四个现代化服务。 教学内容重点应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的新成就。研究患病机体的形态变化。并结合机能和代谢变化,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认识疾病的本质。教学内容难点为疾病病因及其发病机制。 五、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讲课学时 实验学时 备注 绪 论 1 0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4.5 4 第二章:损 伤 的 修 复 2 4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4 4 第四章:炎 症 5.5 4 第五章:肿 瘤 5.5 8 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5.5 8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 5.5 4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 5.5 8 第九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 1 第十章:免疫性疾病 由免疫教研室承担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 4.5 1 第十二章: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2 1 第十三章:内分泌系统疾病 1 1 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 1 1 第十五章:传 染 病 5 6 第十六章:寄 生 虫 病 0.5 1 自学讨论 4 0 分散在各章节中讲 合 计 58 56 六、课程考核 课程为考试课。成绩总分:100分 1、理论知识:笔试占90%,2、实验考核占10%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配套教材:李玉林主编, 病理学. 第七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1月 主要参考

文档评论(0)

df9v4f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