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瓦屑坝[精选]
瓦屑坝移民瓦屑坝移民是明朝初期官方组织的从江南外迁大量人口进行垦荒事件,是“洪武赶散”的一部分。瓦屑坝移民从洪武三年到永乐十五年(1370-1417年)历时48年,到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安庆府42万居民有27万来自江西瓦屑坝。据考证,江西瓦屑坝今在鄱阳县莲湖乡,据该地《朱氏宗谱》等记载,瓦屑坝已变为“瓦燮坽村”。地处鄱阳湖畔鄱江口,是明代江西饶州的外埠,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圣地之一。元末明初,江淮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红巾军起义,造成这一地区赤地千里,这对新兴的明朝政权防守不利。 根据《明史》、《明太祖实录》以及大量家谱记载和历史学家葛剑雄的考证,洪武年间江西向湖北、安徽、江苏移民达210万人。 洪武七年 迁江西饶州移民14万到凤阳。 洪武九年 迁江西饶州、九江移民五千人到凤阳西南。 洪武廿一年 迁江西饶州移民30万到湖北黄州。迁饶州、广信、九江移民12.2万到武汉。迁9.1万到安陆。迁10.7万到汉阳、丐阳。迁16万到荆州。迁1万人到襄阳。 洪武廿二年 迁饶州、九江移民27万到安庆,其中20万人来自瓦屑坝。迁饶州、九江移民6.5万到池州。迁饶州移民6.4万到合肥。 洪武廿五年 迁饶州、徽州移民23万到扬州各府县,淮安府各县。 洪武卅年 迁江西移民65.6万分别至长沙府常德各县、岳州府、安庆府及郴州、零陵、衡阳、靖县、辰州。? 洪武年间,江西总计移民214万余人,其中饶州府近百万人。江西移民绝大多数从饶州瓦屑坝迁出(部分从南昌瓦子角迁出)。 这次移民,是明朝庭的专制措施,与以往的历次移民都不同,它发生在战后,是从江南流向江北的定向移民,并且割断了与原居地的一切联系。过去的五胡乱华、安史之乱、建炎南渡都是发生在战争中。明朝庭于民的理由不足,不得民心,所以正史一向讳言。这些移民迁到安庆后,期待着机会再迁回江西,人死后不愿埋入土中,只停柩于地面,等待着回迁。可是年复一年,天长地久,人们觉得无回迁希望后,只得再埋入土中,但还对回迁抱有幻想,浅埋委棺,形成了安庆地区独特的丧葬“厝柩”两步习俗,沿习到今。到了清朝康乾年间编修谱牒时,这些移民就只知道江西瓦屑坝了。而江西的赣语流向这里形成了赣语怀岳片,是这里的通用语言。瓦屑坝移民的分布? ? ? 元末南方红巾军起义地区主要在江淮一带,后十多年间,各地农民军转战于安徽、江苏、湖北、湖南等地区,从而这些地区与中原地区一样,土地多荒芜,千里无人烟,明初首选往以上地区移民。在明初移民中,迁徙到凤阳及周边地区的人数最多,ZF又最为重视。? ? ? 根据笔者已收集到的家谱资料不完全统计,明初瓦屑坝移民在皖、鄂、苏、湖地区的主要分布为:在安徽的有凤阳、合肥、肥东、肥西、长丰、桐城、潜山、宿松、太湖 、安庆、怀宁、枞阳、池州、贵池、青阳、六安、寿县等地;? ? ? 在湖北的有武汉、黄州、英山、安陆、荆州、襄阳、监利、麻城、寿州、襄樊等地;? ? ? 在湖南的有长沙、岳州、衡阳、邵阳 、宝庆、零陵、郴州、常德、靖县、辰州等地;? ? ? 在江苏的有扬州、淮安等地。? ? ??? ? ? 一水之流而万脉? ? ? 家乘谱牒,是家族历史的反映,在皖、鄂、苏、湘移民家谱中,保留着较多“饶州瓦屑坝”、“鄱阳瓦屑坝”的印痕。? ? ? 仔细查阅安徽、湖北一些地方移民的姓氏宗谱,就会发现绝大多数家谱中,都赫然写有“先世居鄱阳瓦屑坝”字样,标明其始迁祖都是明初从鄱阳瓦屑坝迁来的。? ? ? 这是一种历史事实,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三槐王氏分支简介。(作者:杨巨源 郭永贵)
发布: 2013-2-19 11:39 ?? 作者: 江苏常熟王建军 ?? 来源: 本站转载“三槐王氏”是王氏重要望族之一。该望族形成并兴盛于北宋真宗时期,至南宋末年仍有较大影响。一般家族均以地名郡望称于世,唯独三槐王氏是个例外。三槐王发祥于山东莘县,但因其族人多在外为官者,故最终留居莘县者并不多。十二世纪初,宋室南渡,以王皋为代表的原在北方为官的三槐王氏族人大多随朝廷南迁并最终定居于南方,原在南方为官的三槐王氏族人则继续留居任职处。后几经变迁,三槐王氏后裔在南方各省的分布更广。部分弃政经商的三槐王氏后裔又辗转迁播至东南亚乃至西方国家,这就使三槐王氏的影响几乎遍及全球,据有关资料显示,仅定居泰国的三槐王氏后裔就达万人以上。三槐王氏已成为当今王氏家族中一个最大的分支。但由于联络渠道和资料来源方面的限制,目前对南方和海外三槐王氏的繁衍传承情况知之甚少。使人感到欣慰的是,随着各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少有识之士已着手对三槐王氏发展情况的研究,有的地方还相继成立了王氏家谱或三槐文化研究会。四川西昌的王家国、浙江湖州的王听兰、安徽滁州的王珏、四川筠连的王成、山东五莲的王明成诸先生在三槐文化的研究上均投了极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电信渠道人员营销培训[精选].ppt
- 江苏省15所四星级中学联手出击高三英语综合过关检测四[精选].doc
- 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精选].ppt
- 江苏省2011年对口高考语文试卷A卷(免费)[精选].doc
- 江苏省2013年专转本高等数学(二年级)真题和答案[精选].doc
- 江苏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上册生物同步课件:5.1 人类影响环境 苏教版 必修3[精选].ppt
- 江苏省2014届高三英语百校大联考[精选].doc
- 江苏省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 非选择题 反应原理[精选].doc
- 江苏省2015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精选].doc
- 江苏省东台市部分学校2011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精选].doc
- 江西玻璃钢化粪池、漏油池[精选].docx
- 江西省(南昌一中、十中、新建二中)2006—200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精选].doc
- 江西理工大学 无机112班专业设计大赛[精选].ppt
- 江西省2011年高考数[精选].ppt
- 江西理工大学概率统计答案[精选].ppt
- 江西省201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目录[精选].doc
- 江西省2015年秋季中小学电教软件使用目录_初中版[精选].doc
- 江西省2016届重点中学赣中南五校高三入学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精选].doc
- 江西省2015政法干警考试职位表下载[精选].doc
- 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精选].docx
文档评论(0)